“洪武28年,帖木尔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我大明与奥斯曼帝国使节,开始第二阶段的扩张,随后占据藏南(印度北部)又于次年西征小亚细亚(土耳其)。”
“在小亚细亚,帖木儿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的大帝国。”
这一点朱瞻基倒是很清楚,因为前世欧洲人除了俄罗斯都对帖木儿很崇拜。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扩张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当于是间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因为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只差要灭了马其顿了。
而后来虽然奥斯曼帝国灭了马其顿,但是当时的欧洲已经发展起来了,有了火枪火炮,奥斯曼帝国也就无力西进了。
至于俄罗斯人,那是因为被帖木儿杀的太狠了,一直到后世,俄罗斯人还很帖木儿不已。
而帖木儿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成为了中亚绿教文化的重心。
也就是说,是帖木儿的抢劫,才让绿教发展到了中亚来。
“永乐二年,帖木儿妄图来攻我大明,并且聚拢了二十万大军。但是出了撒马尔罕不到千里,就一命呜呼。帖木尔一生征战四十余年从无败绩,堪称是一代枭雄。”
“帖木尔死时,他的国家危机四伏。四个儿子,长子、次子早逝,并且帖木尔没有正式选定继承人。三子在帖木尔逝世后不久也相继去世;帖木尔两侄子为争夺王位互相厮杀。此时勇武有为的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沙哈鲁也一反帖木尔对明朝的敌视政策转变为与明朝友好,在永乐十一年又向我大明进贡。”
陈诚的确有才,短短一番话就把中亚的局势介绍的一清二楚。
朱瞻基问道:“那如今的帖木儿国与亦力把里等国,相互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我看了你写的《西域番国志》,里面虽然写的比较详细了,但是仍然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陈诚摇头叹道:“西域各国的复杂性,远不是臣能分清楚的。他们相互之间不是一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同民族之间有各自征战。而且,今天和好,明日就又战,打完之后又和好,并且如今的各国之间都还有些亲戚关系,但是信仰有不同,文化有不同,实在不能以国家来论,更多的地像一个个部落。”
“那如今的帖木儿可汗沙哈鲁其人如何,如今的帖木儿国对我大明还有无威胁?那个奥斯曼帝国如今又是什么情况?”
“沙哈鲁此人虽然文武双全,但是却不足为虑。如今的帖木儿国一分为四,已经远不是十几年前的帖木儿国了。”
从他的书上了解了大部分情况,现在又听陈诚详细将一些难以著述和难以确定的定论用语言解释一遍,朱瞻基也是收获众多。
不过今日使团人数来的不少,并不是提出添加私货的好时机,所以朱瞻基又跟陈诚说道:“明日午后我会让人去接你,给你看一样东西,届时我还有话与你说。今日为尔等接风,自当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