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最近的天气虽然热,但是这些商人们的热情更高。
这一日,朱瞻基又前往夹江工业区,想要现场解决高压冲床难题。
因为在欧洲,十五世纪就出现了水力冲床,可以生产板甲。所以朱瞻基一开始天真的认为,这个技术对现在的大明也不是难题。
可是他还是太天真了,因为如今的大明,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也就是没有懂这方面的人。从一到二,从二到三都容易,但是从零到一,这个难度就要大的多了。
水力锻压的技术跟舂米虽然如出一辙,但是舂米只需要很小的水力就能做到,不要说长江了,就是一条小河也能做到。
但是想要用水力来带动沉重的锻锤来冲压出银币,或者板甲,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要从头开始研究。
水力的主要作用是平稳,而不是猛烈,如何将平稳的水力化作剧烈的冲击。
从传动部分的动力输出,到冲压时候带动锻锤。在没有链条的年代,想要达到冲压银币的强度,这个过程中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是一点两点。
另外,冷锻和热锻,模具的开发,锯齿周边的发明,甚至包括银币图案的确定,都需要朱瞻基,还有朱棣亲自拿主意。
这个银币朱瞻基是想采用后世袁大头的设计模式,因为这种浮图锻压,是现在能够做到的,却又很难防制出来。
至于钢模,如今的工匠们就已经掌握了蜡蚀法,依靠手工打磨,就能得到非常精细的模具,只是不能量产而已。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又不得不提材料工艺了。因为一般的钢铁,在大力冲压下,几百次以后也就开始变形了。所以想要让一个模具经久耐用,还需要研究更坚硬的钢模。
新年过后,工部就派出了一直勘测队伍前往南安府寻找当地发现的一种坚硬矿石。但是,矿石虽然找到了,却无法提炼,因为现在的矿炉,根本烧不化这些矿石。
甚至,工匠们用硝酸都不能融化这些矿石,根本是无可奈何。
朱瞻基得到这个消息也傻眼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钨的熔点几乎是所有金属里面最高的,所以才被拿来做灯芯,现在根本没有手段来对付这东西。
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锰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