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迟疑了一下说道:“殿下,金太监奉你的旨意,在农庄兴修作坊呢!要不要派人去叫他回来?”

朱瞻基看了看四周,越发觉得人才的匮乏。“你去一趟司礼监,让王彦给我派一百个懂商业的内侍过来。人手暂时算我借用,俸禄由我单独发放。”

司礼监是宫内目前最大的内监,不仅管着内监,内库,还管着全国各地的海关和内库的生意,调一百个懂商业的内侍,并不是很大的压力。

现在他的所有事情都只能通过内侍来管理,但是宫中内侍自有定例,他就是多要一些人,也不能超出太多。

但是现在光是研究院的建设,工业区的建设,还要盯着海军的筹备,他手头上这三百多个内侍各个都有指派。

现在兴庆宫就只剩一些不当用的小太监和宫女,只能向外借人了。

暂时只能这样应付,等他大婚了,伺候的内侍又会增加许多,到时候人手会充裕一点。

至于武将,他倒是能调用一批但是让他们打仗可以,让他们管商业,那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想要真正扩大势力,还是要向文官系统下手,可惜的是,暂时他还不能伸手……

第一零六章 水泥

马致德一家在正月抵达京师,旋即在下马桥农庄北侧,也就是在钟山山脚下,选出了一处适合建窑的地方。

但是礼部官员认为窑洞距离皇室陵寝太近,有损风水,所以不允许在山脚下动土。

朱瞻基也觉得自己疏忽了这一点,不管怎么说,他首先要做的维护皇室的威严,所以让马致德重新选址。

马致德在内侍的带领下,又重新看了几个地方,最后在方山脚下重新挑选了一处适合建窑的地方。

这里位于秦淮河的上游,虽然距离京城有点远,但是却交通便利,划船就能直达皇宫。

朱瞻基在二月的时候,也亲自来看了一眼。发觉这里实在比钟山更为合适,因为这里还有一片不大的石英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