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忍不住惊讶问道:“此份方略出自何人之手,此乃大才!”

李亮这才满意地笑道:“当然是出自殿下之手,除此之外,又有谁能在都督尚未履任之前,就写出这份方略?”

刘江看到方略中的一些新名词,其实已经猜到了一些。因为这个殿下喜欢创造一些新名词是出了名的。

在来京途中,他在邸报上就见到了太孙与工部诸臣的对话录,那里面太孙用的一些名词,都是前所未闻,但是相比原本用语,却更贴切。

仅仅只是凭借这一点,儒家已经没有人敢在说太孙不学无术,儒学不精了。因为在这些新名字的背后,就掩盖不住太孙思想里面的菁华,当今大儒也不敢说就能超过太孙。

虽然太孙提出来的要修改大明律,保护私人合法财产的建议还没有通过,他要求提高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也颇受各位大臣指责。但是,他要在自己的农庄修建十家研究院,要在江边修建一边水力作坊,却没有人敢再明着反对。

如今的太孙对儒家还颇有善意,也注意维护儒家的地位,要是把太孙得罪狠了,以后太孙登基,秋后算账,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九十九章 构架

刘江原本还有些自矜,自认在水师统率,军伍编制方面,有着他人不及的能力。大明众将能与他相比者,也不超三五之数。

更重要的是,他资历够老。从追随魏国公徐达战灰山、黑松林之战,就已经声名鹊起。后来更是在当今皇上潜邸时期,就追随麾下。

但是,李亮拿出的这一套据说是出自太孙的方略,却从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角度,详细规划了海军组建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看到这份方略,他自认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方略,已经可以烧掉了。

没有了自矜的资格,刘江的心里又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既然太孙已经有了如此详细的方略,那么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自己又在什么方面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从兵部出来,刘江再也忍不住言语试探道:“李少监,江观此份方略,较江之所著,高出数筹。若按此份方略,我大明水师,不海军,将成天下第一海军,无人能挡。”

李亮这个时候也颇有些自得地说道:“殿下生而知之者也,自然非我等能及。不过殿下常说,大明由太祖以来,国势强盛了,但是制度却还跟不上大明的国势。故需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制度,以便对大明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但是,制度再好,也需要得力的人来执行。天下这么大,仅靠太孙殿下一人是管不过来的,所以,这也是刘都督的机会。”

刘江立刻明白了过来,抱拳说道:“江愿为殿下马前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