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人不管怎么折腾,除非他们能够以三万人大破明军五十万大军,最起码都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大明输得起,瓦剌人却输不起,因为他们一输,好不容易聚起来的各部族就会分散开来。
来自斥候的快报一份份地传达到了中军大营,当获知瓦剌大军又卷土重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大战即将来临。
当瓦剌大军再次出现在北侧的山岗上,他们的阵势不再是铺开一条长龙,而是排列成了三个攻击型战阵,三个万骑各相聚一里左右,分别对应着大明的三军。
朱瞻基哪怕不懂这个时代的战术,也知道,现在这种阵势,不会再是试探了。
朱棣看到对方的阵势,立即大笑了起来,瓦剌人忍不下去了。
随着一个个命令传达下去,他身后的大旗一面面被支了起来。而大明的骑兵和步兵,也都摆好了架势。
这种阵地战,在大明与蒙元的交战历史上,很少出现过。
而大明,从来不会畏惧阵地战。
相隔三里的距离,几十万大军的对垒在夕阳之中形成了一股压抑之极的气势,时间仿佛都已经凝固了。
所有士兵的脸色都非常严肃,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下一刻会不会死去。
但是在这样一个战场上,没有人会后退。因为前进不一定会死,但是后退肯定是有死无生。
“鸣鼓!”
随着一声令下,一百多面大鼓咚咚地敲响,而对方的阵中也传来冲锋的号角。
大明的骑兵缓缓从后阵变成了前阵,直接填满了将近一半的战场空地。如果让大明军队集结完毕,步骑兵协同作战,那么瓦剌的骑兵再牛,也不会是对手。
所以,大明的骑兵一动,瓦剌人的骑兵就开始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