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改造更难于对国家的改造。

哪怕是六百年后,宗教对世界的影响依旧大的惊人,更别说现在了。

太监们端着午饭进了大厅,朱瞻基一边吃饭,一边跟朱棣讲着他查的各地雷击事件,把这些当故事讲,让朱棣也听的津津有味。

陪着朱棣吃完了午餐,现在是寒冬腊月,天短夜长,所以朱棣也不午休。

朱瞻基陪着他又聊了一会儿北征之事,权当给他解闷,等他要去西宫处理国事了,这才告辞离开。

作为他在这个世界最大的依靠,朱瞻基以前对徐皇后亲近,徐皇后在永乐五年去世以后,朱瞻基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跟朱棣相处上。

徐皇后去世,朱棣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是朱瞻基陪着他进餐,这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

不管再忙,只要两人都在宫中,就必定会在一起进餐。

哪怕朱棣宴请大臣,宴请外宾,朱瞻基也一起作陪。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现在哪怕朱高煦闹腾的再厉害,也比不上朱瞻基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

就连他的便宜父亲太子朱高炽,时常还要靠他来维护跟朱棣之间的关系。

不过朱瞻基知道自己现在接触大臣的实际还不成熟,所以除了勋贵,外戚,太监,这些人可以随便接触,外臣绝对不能接触。

像他的老师解缙为什么被关进锦衣卫,还不是因为担任外臣期间,来京城汇报工作。朱棣当时第一次北伐,不在应天,解缙就跟监国的朱高炽汇报了工作。

虽然是太子,虽然是监国,但皇帝的权力是绝对不允许触动的,哪怕你是继承人。

就因为这点小事,朱高炽被斥责了一番,解缙被关进大牢。

要不是朱瞻基念着老师的情分搭救,就要被纪纲塞进雪堆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