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裴旻天天来政事堂唠叨,诸多宰相都跟他混熟了。
一边吃饭,一边商议国家大事,在唐朝算是优良的风气。
这刚吃了两口,宋璟习惯性的就说了起来:“陛下移驾东都之议,是裴公于陛下说,还是我等于朝会上建议?”
裴旻咽下了口中的食物,说道:“就由宋公说吧,这移驾东都是国事,与我本职无关。由宋公来说,最是合适。”
这封禅的行程,裴旻自己经手的时候,做了详细的分析规划。
大唐官道驿站纵横交错,他采用了规避繁华时段,修改路线等等手段,将扰民的程度降至最小。
但长安到洛阳这一线,困扰裴旻许久。
作为大唐王朝的西京与东都,这每日来往长安、洛阳的学者、商贩、旅人、百姓等络绎不绝。
长安、洛阳的经济民生,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彼此东西映衬,相互依存。
而且仅有函谷关这一条道路可行。
其余地方,裴旻可以选择让百姓稍微绕些远路,或者采用人流控制的方法,短时间内封锁官道,来避免问题发生。
可长安、洛阳一线,却无法使用这招。
一旦唯一的官道受堵或是封锁,将会给两地百姓造成极大的不便以及没必要的损失。
但是长安、洛阳人流极大,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又不能不防。
李隆基是天下之君,出个意外,任谁也担当不起。
也是因为这方面的麻烦解决不了,裴旻才找上了宋璟、张说。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