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页

李鸿就是这个李密的后人。

这老虎的儿子都有可能是病猫,更何况是过了数百年的后裔?

因为连续几代人都未有优秀人物,李家已经走向没落了。

直到李鸿这一代,李家有了卷土重来的味道。

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李鸿,作为长安士林中辈分最高的五大宿老,李鸿凭借他的名气名望,给后世子孙谋取了不少的福利。

但事实上李鸿自身不过中等之资,文采算不上出众。他有如此地位是因为跟对了人,说白了就是抱对了大腿。

而他的大腿便是路敬淳。

说道路敬淳,确实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也是出名的大孝子。他给母亲守孝,哀哭三年不出草庐,以致形容癯毁,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得他了。他自身亦极有才华,进士及第是武则天朝的状元,官拜太子司议郎兼修国史、崇贤馆学士,深得武则天器重,著《姓略》、《衣冠系录》等百余篇文章,尽究姓族之根源及枝脉,当时无出其右者。

路敬淳、李鸿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世人将他们并成为路李。

李鸿受到路敬淳的提拔,也一起参与了《姓略》、《衣冠系录》这些书的编撰,挂了崇贤馆学士的名号,还参与了修国史这种盛大而荣耀的工作。

在古代能够修国史的都是一等一的大儒,李鸿在路敬淳的提携下也受到了如此的待遇。

就这样李鸿大儒的身份也定下了,随着他的年岁增长,他的地位越发崇高,如今已经是长安最有名望的宿老之一。

李鸿心底很清楚,论真才实学,他连路敬淳一半都不及。

幸运的是如今世人对他只有敬重而无置疑,对他前辈身份的唯唯应诺,让他继续维护着自己崇高的地位,给自己的家族谋取了无数福利。

裴旻的这篇文章,无疑是直插他的心窝。

要是真如裴旻文章中说的,学问面前无大小,那他焉能守住自己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