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史可法心头很清楚,相比阻止纳妃,参奏秦牧风方才是最重要的,这一次的较量是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的一次决战,当年土木堡之变,大明武将勋贵集团的精英几乎损失殆尽,在英宗开始,文官就已经将武将勋贵集团给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了,连戚继光这样的名将,在张居正等文臣面前,也只能毕恭毕敬,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不管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洪承畴,其实都是文臣统帅大军,他们是名将不错,甚至卢象升还是勇武无双的悍将,但是归根结底,三个人都是文臣,是正经的三榜进士,孔孟门生。

可是,朱杰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从高杰开始,徐一帆、秦牧风、李定国、宋佳行、再加上查栓、段暄、舒信琛等人,不管是名帅,还是名将,都是从军中一步步拼杀出来的,甚至在这些人背后还有不少呢,比如刚刚崛起的夏完淳,比如远在河南的袁宗第、甚至连李岩都可以划入武臣的行列,因为这些人都不是根正苗红的孔孟门生,双方因为立场、观念不同,现在的裂痕越来越大,彼此之间都有着巨大的不满,武将勋贵流星般崛起,甚至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度超越了文臣的影响力。

如果文官集团还不能改变现状,整个文官集团,随着朝廷战事的不断推进,南征北战,这些名将们一个个影响力还要增大,到时候,整个文官集团都会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孙传庭大多时候,居中保持中立,李岩因为出身的问题向来被文官瞧不起,徐一帆乃是文武全才的人物,武将之中的领袖人物;高杰,那是皇上的伯乐,对皇上有着知遇之恩;秦牧风就是皇上手中最锋利的刀剑,查栓则是控制着未来大明的所有水师!

怎么办?怎么压制人家武将?这是史可法一直在担心的问题,一家独大,特别是武将一家独大,那可是绝对不行的。

这一次,玉妃事件的出现,秦牧风殴打黄道周的发生,给了文官集团一个巨大的契机,一个可以将所有文官团结在一起的契机,同仇敌忾,一定要扳倒秦牧风,阻止玉妃入宫,这样的话,整个文官集团,就会因为两件事情的结果,而彻底扭转局面。

“宪之,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此事孰是孰非,非一时半会能够搞清楚的,给朕几天时间,秦牧风自然会受到国法惩处,但是,玉妃之事,你们想都甭想,传旨下去,明日,乾清宫朝议,京中文武四品以上者,尽皆入朝!”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文武碰撞(二)

大同府。

徐一帆刚刚从归化府退回来不过四五天的时间,如今有宋佳行与夏完淳在,有一万多精骑,再有一镇的天威军,周边的蒙古诸部都已经被慑服了,没有一个敢于轻举妄动,至于远离规划的其他偏远地区,即便是想要闹事,他们也得有足够的实力闹事才行。

漠南已经基本稳定住了形势,徐一帆自然是不能在归化府久留,毕竟中原现在有的是事务要处理,兵部的事务让秦牧风等人短暂代理倒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时间一长,却是未必能成了。

徐一帆现在要做的就是整顿山西的军政事务,毕竟山西拱卫这京城的西侧,而且也是刚刚收复回来的重灾区,各州府的官员倒是不少,但是大多都是滥竽充数,甚至连投降满洲的那些贰臣们都在使用呢,这哪里能成?如果没有得力的能臣坐镇山西,尽快拨乱反正,那山西想要恢复元气,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老天爷都不给徐一帆喘口气的机会,这大同府的政务与防务都还没有安排好呢,秦牧风派来的人就已经到了。

“督师大人,秦督师派出精骑前来送信!”

一个衙役急匆匆的跑入了大同府衙,向着徐一帆躬身说道。

徐一帆心头一惊,秦牧风的书信?他不是在京城么,整天介屁事没有天天养肉呢,怎么突然派出精骑送信?

“让人进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