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整个朝野都沸腾了,就是一些泥瓦匠,木匠,就可以得爵位?擦了,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天理?非但是军方将领,即便是文臣们也大都不满,极为不满,众多朝臣为国操劳数十年,可都从来没有得过爵位啊,大明朝向来晋升易,得爵男,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律例,即便是刘伯温那么大的功劳,也不过得了一个诚意伯而已,太难了!
但是,朱杰毫不为其所动,一句话,所有皇家科学院的学者,必须授予爵位,当然了,想要进入皇家科学院,那可是有着绝对严厉的要求的,必须经过三位皇家科学院的学者联名举荐,交由皇家学院审议,考核,方才可以进入,同时还要在科学院中试用一年,考核通过,方才能够留在皇家科学院,而且,皇家科学院每年只有十个汉人名额,五个番邦名额,这可是真正的殊荣,要知道整个大明朝,即便是尚书,都有十多位呢!
朱杰非但授予这些人爵位,皇家学院设立皇家恪物奖赏规制,第一等赐金牌,赏银万两;第二等赐银牌,赏银五千两;第三等赐铜牌,赏银三千两,未来哪一个人能够研究出足够的成果,皇家绝不吝惜赏赐,除了这个每年评议的奖赏制度外,还对有所发明创造、研究成果的人进行表彰,只要其成果在皇家科学院通过审核,那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励,最高者,奖赏高达一千两纹银!
刚刚设立了规制,朱杰就将第一等恪物金牌赐给了宋应星,表彰宋应星写出的《天空开物》这不皇皇巨著,第二等恪物银牌赐给了茅元仪,表彰茅元仪写出的《军备图说》;第三等恪物铜牌赐给了毕懋康,表彰其研制出了大明第一杆燧发火枪,实打实的赏赐啊,皇上御赐,还有大笔的赏银,都超过了他们一年,甚至三年的俸禄!
连孙传庭都有些红眼睛了,这个皇上要玩哪样?这大明朝,著作等身的大学者,数不胜数,江南更是人才辈出,但是没有这些硕学大儒什么事情,奖赏都给了这些研究旁门左道的人!这叫什么事?难道现在孔孟门生不值钱了,孔孟之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啊,大大的不妥啊!”
孙传庭白日在朝堂上,不便于公开驳斥皇上,毕竟是新皇刚刚登基,必须要维护他的权威才行,不得不等到深夜,方才入宫求见,向着朱杰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
“你倒是说说,有什么不妥?”
朱杰笑道。
孙传庭沉声道:“皇上,从古至今,孔孟之道就是内圣外王的国家根基,不容动摇,朝堂之上,所有官员几乎都是圣人门生,如今您将恪物之学捧起老高,却将儒教贬低的一文不名,势必会引起朝中官员非议的,官员心中有所不满,无心政事甚至尸位其上,对于朝政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朱杰站起身来,常常的叹了一口气,方才答道:“孙大人,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远古先秦或者汉唐的时代了,这个时代,将会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大明的长治久安甚至未来数百年甚至千年国祚不断,就要全部靠这些人了,儒教可以保证我大明道德昌盛,却无法保证我泱泱中华兵甲之利,儒教可以保证我大明知书明理,却无法保证我泱泱中华掌握天地运行之至礼,儒教不可废,然则,这恪物之学,却也不能偏废,知道为什么朕将毕懋康与宋应星超擢进入内阁吗?因为他们两个人乃是个中翘楚,争衡未来的世界,靠的是火枪、火炮,不是这些刀枪剑戟,世道要变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战之前
吴三桂一直以来都很不服气,不是不服气别人,正是不服气朱杰,非常的不服气。
两个人可以说都是少年得志,吴三桂弱冠之年,就担任了辽东的总兵官,勇冠三军,麾下的关宁铁骑,更是天下第一等一的劲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多年来与满洲鞑子交战的中坚力量,没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只怕辽东的局势早就糜烂不堪了;本来吴三桂以为,未来大明朝第一名将,非自己莫属的,不管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年齿都比自己要大上二十余岁,两个人一旦年华老去,大明名将凋零,自己将士大明朝最坚固的那根顶梁柱。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朱杰出现了,横空出世,竟然如同流星一般迅速崛起,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就成为了大明朝最耀眼的那颗将星,将所有将领、统帅的光芒全部黯淡无光,连孙传庭都要规避锋芒,就不要说他吴三桂了,二十岁,仅仅二十岁,就成了总兵,紧接着封侯,在紧接着又率兵独抗李自成,将李自成二十余万大军全部歼灭在河南境内,连同张献忠麾下最善战的悍将李定国都被他给降服了,两年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朱杰就成为了大明朝皇族之外,最年轻的国公——镇国公,总督南直隶军政事务,将自己这个大帅给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凭什么?他很能打吗?他善战,我吴三桂同样勇冠三军!他的天威军战力强悍,我的关宁铁骑更是关内无双,他比自己好的就是运气罢了,人走狗屎运了,拦都拦不住,谁也拦不住啊,那么多的大臣们群起攻击,都被皇上帮他给挡下来了,还能说什么?如果自己也有他这样的运气,率领大军进攻李自成,只怕李自成趴下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