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历史上的每一次成功的政变一样,如果政变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那就不会有唐太宗李世民,不会有贞观之治。
薛绍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力求结果”的军人。临大事而有静气是儒生追求的从容与淡定,平常用来显摆显摆是很不错的;但若真想处决大事、力挽狂澜,需要的是军人的勇气、是斗士的狠心、是枭雄的杀伐果断!
至于事后?
从来都是胜利者,才有发言权!
在这一点上,郭元振的认识和觉悟显然是和薛绍保持一致的。否则,他也不会那么“胆大妄为”的去执行斩首行动,还“斩”了那么多首回来!
这还是——默契!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你办了没有?”薛绍问郭元振。
“那还用说?”郭元振笑眯眯的道,“那件事情如果不办,我们可就是乱臣贼子了!”
薛绍呵呵直笑,“真是没有白疼你们哪!”
“……”郭元振很是无语的直撇嘴,“你这个魔鬼旅帅,几时疼过我们了?唯一请我们嫖一次娼,还被人扫了兴!”
薛绍哈哈的大笑!
这才是兄弟!
这才叫默契!
没有这样的默契,我薛绍怎敢大胆的信任郭元振与三刀旅的兄弟?怎敢在不知斩首行动成败与否的情况之下,就说动李谨行带兵闯关,直扑大都督府?
就像是在战场上一同面对敌人浴血战斗时一样,袍泽和兄弟,是用来生死相托的!
“走,带我去见那三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