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礼部呈上来一封来自天朝上国的外务部发来的敕令,说是本欲直接出兵惩处曼谷王朝,但鉴于近日已经向帝国朝贡称臣,不施惩处而给予褒奖,加上听闻有西洋英夷国使者日前到曼谷威胁尔等,天朝震怒,特来处置如下:天朝派兵对遒罗沿海一带实施保护,暹罗海湾一带的防卫全部交由天朝,作为补给与驻兵的需要,将遒罗南部的马来省,也就是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个土邦府全部交给天朝直接管理,派兵进驻负责防卫。
暹罗现有的三个藩属国万象、琅勃拉邦和占巴塞,因原本就是安南的藩属国,如今更是直接向天朝称臣纳贡,又与天朝如今的交趾、日南两省接壤,因此本着从当地百姓的民意出发,天朝将三处领地以及其余的湄公河以东的地区全部纳入交趾、日南两省范围,另外,马德望、暹粒、诗梳风等州府,凡是属于高棉族人的地区,全部划给天朝的日南省。
这,这天朝上国竟然无耻到这种程度,比那英吉利更凶狠,更狼子野心啊!
蒙库当即要表示严词拒绝。但他倚重的丞相和国师却阻止了他,说是这样一来也好,至少暹罗不必与那些西洋国家打交道了,可以安安心心地治理暹罗,民风也继续淳朴下去。
说完,丞相将暹罗疆域图展示给他看。北面分别与天朝的交趾省和缅甸接壤,西面是缅甸,听说也已经向天朝纳贡称臣,东面是天朝的交趾省和日南省,也就是说,暹罗的东北西三面都被天朝包围着,而若是按照天朝的这个敕令,再将暹罗南部的马来省交给天朝,整个暹罗,便从一个海洋国变成了内陆国。
哼!这样一来,暹罗还真是民风淳朴了!整个暹罗,除了主体的暹罗人外,东部的高棉族住地全部划入日南省,南部的穆斯林马来人又交给天朝代为管理,剩下的也就是华裔了!说不定那帮华裔什么时候就全跑了,甚至叛乱了。
蒙库自然不甘心这样!
第798章 暹罗王艰难的抉择
蒙库虽不甘心,但他心中明白,这天朝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那个大清国了。以前的大清国,虽然有些方面很苛刻,但那也只是颜面方面,自己暹罗只要给足面子,恭敬上贡,交换回来的对方的赏赐价值翻倍都不止,而大清认为暹罗乃是化外之地,根本无丝毫垂涎之心,这样有利可图,加上那大清的确国力强盛,兵锋税利,自己自然心甘情愿地愿意称臣。
可如今,这中华帝国,根本不是大清王朝的那一套了。蒙库从那些零星收集的情报,都已经认定,如今的天朝上国的皇帝冯云山,根本就是与西洋国家极其相似,完全没有以往的天朝上国儒家仁德,注重的不但是利益,还富有侵略性和野心。
可偏偏是自己的那帮大臣还不相信自己,甚至被那儒家孔学欺骗,认为依附天朝上国才是明智之举。而且,这中华帝国的兵峰更甚,不但二三年便推翻了大清王朝,取而代之,听说还两次击败了西洋列强的英国舰队。蒙库近年更是了解到,如今的这个天朝上国因为那位英明的皇帝带领下,打开国门,对外大肆发展贸易,对内进行改革治理,发展基础工业,兴办工厂厂矿和军事教育,比以前的大清更是国势鼎。
听说那支讨虏军的部队,已经有超过五十万以上的兵力,并且还不停地在扩招,而且大半都配备西洋军人类似的火器,这天朝上国的底蕴和国力终于体现出来了。而这样的话,陆上实力足以和列强相当。偏偏暹罗如今已经直接与其接壤,一个触怒,便很可能招致雷霆之怒。或许,那个中华皇帝正等着自己拒绝他呢——正好以此为借口入侵暹罗,以暹罗的兵力和国力,蒙库哪怕是再坚信自己的士兵们比宿敌越族人强,也不甘轻举妄动。毕竟那一向凶悍的阮氏王朝竟然数个月便被全部占领,连阮氏王朝的皇帝嗣德也抱着皇太子葬身火海,阮氏一族几乎全灭。当初暹罗和越南因为高棉人的领地发生战争,虽然双方都未倾尽全力,但也能看出两国兵力差不了多少。既然这样,暹罗估计也抵不住那支凶狠的暴兵几个月时间。
想到这里,蒙库便心下一阵冰凉。自己心有不甘又能如何呢?
“大王,天朝兵峰强盛,又两面邻近我暹罗,加上对方如今正四处拓展疆域,依老臣看,还是不要忤逆他,遵照其意,否则,对方挟吞并越南之威,加上我暹罗情况与越南一样,也是华族众多,公开反抗必定难逃其手。或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名糟糕,天朝皇帝突发善心,或是我暹罗供其驱使,讨其欢心,说不定能避免灭国之祸。再者,就算其有豺狼之心,至少也是日后,总比眼下直接反抗,立刻招来报复性灭国要强。”这是丞相劝蒙库全盘答应下来的话,从称呼大王开始,蒙库便已经知道,对方必定已经有了归顺之心,表面上的话看似全盘为自己着想,可从这称呼的不经意之间,已经将从前称呼自己陛下的叫法更换为大王,表明自己不是皇帝,而只是天朝的属国。
“陛下,老臣反对丞相之言!老臣认为,即便是无法与天朝正面对战,但前些日子英国公使不是已经来过了吗?何不答应其要求,以其为助力,抵御天朝?那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其兵力世界最强,有他撑腰,天朝未必能怎么样?”得,这是劝自己投靠英国的工部尚书,你不是我暹罗的王族啊,这么试探天朝的底线,即便暹罗被灭国,你还可以一走了之,可作为暹罗皇帝的自己,只能面临国灭族亡的悲惨命运,不能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