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栖真亭莒庆与魏清贲星棋万里之遥,诹訾[zouzi]州有大山名“昆仑墟”。
山峦幽秀、方圆万里,昆仑墟东南隅有大水流经,因水流中含泥沙颇高,水色赤黄而得名“赤水”。山后八隅岩“黑水”出西北隅奔流,惊涛雷吼赫赫有声威。
昆仑墟主峰“玉虚峰”高万仞,《昆仑墟志》记载:“相传昔日风媪,拾得二卵,玉虚峰上养出雌雄二只玄黑色神鹅,揽山间沟恤成潭,深十余丈,阔数倍之,沂流成河。”故名鹅泉。
泉水面广约三十亩,深百尺余,泉水清澈,游鱼可数。鹅泉傍有九孔之井,白玉为槛,名“九井”。
太初有道,元在鸿蒙,昆仑墟一脉悠远,以迄于今已有数千载,规则天地,隐为天下各个修行宗门魁首。
时已冬寒,天空阴沉,乌云低垂,此时正值教授艺业时分,“我将行”讲堂,阶前昨日薄雪待扫,堂内四壁雕琢黑柚户牖,既有麒麟扣钟、仙鹤含芝、鱼跃龙门、金龟驼岳祥瑞图绘,也有松、梅、竹、菊诸多高洁之物。
纹理清晰云杉木地板,上铺陈莞草编织草筵[yá
],长六丈广四丈,正矩十字形编织,以髹红漆半寸经线与髹黑漆半寸纬线垂直相交,成构四个平行直行纹及十八个正矩格纹,在又格纹里又编出一大四小十字形纹,草筵缘边包裹似缣而疏青色素绢。
莞筵之上铺五彩缫席,长四丈广二丈,五彩丝线夹于蒲草之中编成五彩圜纹,席纯[席边]包青色素绢。五彩缫席上铺桃枝皮编织次席,三上三下人字纹,长三丈广一丈,席纯[席边]同为青色素绢
最底莞草草筵长广取偶数,采用正矩纹代表大地方正,地之所生下首。缫席长广取奇数,采用五彩圜纹代表天穹圆明,天之所生上首。最上桃枝皮编织次席三上三下人字,代表人心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不揜[yǎ
掩饰]。(注5)
次席四角压着黄铜所制镇席,一人手掌高虎形盘身。(注6)
教授艺业先生身着冕服独席孑然危坐,膝股下虎皮制成纹茵一方,面前安置一张嵌玉虎纹紫檀木案,四足雕刻虎纹,坎腰高臀,肢屈前,虎尾上卷,虎身饰卷云纹。(注7)
百余名身着冕服年少,宁坐于堂内,静待开讲。每人莞筵上覆敷缫席缺少次席,下肢处苎麻织纺夏布制成麻茵一方。
此间讲堂甚阔寥,足可容五百人同习,是以大堂之内显得空空荡荡。只见首顶竹制髹红黑漆玄冕课业先生右手虚空一挥,长须飘飘,咚咚咚,传来三声鼓响。
十位身着冕服首顶黑漆玄冕助习,合力共徙一筐筐竹制矩形书箧[qiè],置于每个学子松木木案上。(注8)
只听,目透精光艺业先生说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子弟,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箧是将,好学恳习,示我修行。”(注9)
言语完毕,咚咚咚又三声鼓响,侧立一傍的十位助习齐声高颂:“入学警鼓,毕!”
下一刻,艺业先生双手伸出,右手在上按在书箧上盖,左手在下擎住书箧下端,说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新俊子弟,德音孔昭。我有至道,孙其业也,开箧!”
警鼓开箧是高辛氏宗周国肄[yi]业大礼之一,促进学子严肃对待学业。(注10)
空中飞出一长一短二根木杖,长一丈圆形楸木为榎[jiǎ]杖,半丈方矩桃木为楚荆,楚荆与榎杖示威众学子,百余子弟目视悬空长短木杖,心肝皆一凛寒,懒修怠习则会身加榎楚。(注11)
颜面肃穆的艺业先生此时开口:“我乃昆仑墟南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入修行路,熟计多岁劫。诸位嘉子弟最终行走多远,皆观诸君心志,望忍气发奋,愈艰愈坚,承先贤学术,纪当世之事,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掌门人南叙,常羲氏,字伯秩,亲自讲授入门第一堂艺业,可以想见昆仑墟对首课一事顾重。放眼大陆,九壬境大能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昆仑墟只有掌门寂寂一人。
“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水中沚为未足,修行者于术精通而升华成理,复以理指导术之升高,法则法者,达于天地者,也有四则不可为?”
南叙止了言语一下,望向面对新学缉续说道:“一则,无法死而复生;二则,无法无中生有;三则,无法光阴流反;四则,无法心恋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