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军这么把事情一说,李林对着安小军的好感真是上升了不少。人家知道这消息就顺口告诉自己了嘛。
安小军这次来拍卖会,开始的时候主要的兴趣也就在三幅李林送拍的东西上,不过看到了谢洪钧这三个人,安小军就有点儿歇了去争的心思。不是说安小军咬咬牙就出不起大几百万上千万的买东西,而是超过了一百六十万,安小军就认为不值了。因为这三幅就是方逸的速写,虽说方逸的速写比通常人的素描不差多少,不过那总归是速写,它是绘画基础的东西,并不是方逸的油画,或者是水粉画创作。
从安小军的想法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安小军就没有把自己为什么会失去方逸那幅四联作品的原因搞明白!从某一些方面来说,安小军是谨慎,不过很多时候谨慎就等同于保守。当是安小军就是认为方逸的作品一幅不值二十万!现在呢?后悔了的肠子都青了,也没地儿诉苦去。
艺术品市场,按着通常的说法就是艺术家的地位,加上作品在艺术家作品中的地位,也就是说算不算代表作品,算的就值钱一点儿,也就说这样的作品能反映出艺术家在市场上的价值,不过呢很多时候普世的规律并不准确,就像是梵高和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主义三杰之一,另外两人的作品和梵高的作品价格那差距还是不小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稀有度的问题!现在方逸的作品在国内市场上几乎就是没有,就算是手中有一些的,例如李林这样的,也能是尽可能的收着藏着。剩下的全都在石艺还有高中的馆里放着了,这两家收的方逸作品就占了绝对的份额。还有就散落的,而且散落的这些还都是以,方逸高中时候的作品为多。大学时期几乎就没有几张流到外人的手中去。
当然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从国外把方逸现在的作品买回来。安小军是不知道,参加过国外拍卖的许光勇三人都知道,想买回方逸现在的作品哪里是容易的,不提膀大腰粗的大美术馆,就是老外的收藏家们每年就等着方、波两人各自两幅作品了。从这些外国狼嘴里抢食儿,口袋真是要鼓足了劲儿,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们还是相当凶猛的,并不能算是纸老虎。
有了以上的两点,方逸的作品在国内的数量己经不是少可以形容的了,那简直现在就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要不是也不会因为几幅速写就把许光勇这些人给招来。
这些人以前想着有方逸作品的时候就去拍一下,弄回来涨涨脸儿,不过这边左等右等都等不到这东西,市面上除了假的还是假的。现在世面上没有经过劳伦斯画廊和金鹏画廊的所谓方逸作品,一千件里面都没有一幅真的。
综合上面的种种情形来看,安小军除了早期买下了方逸两幅作品以外,对于方逸现在作品所谓的价值判断完全都是错误的,整个国内市场对于方逸作品的追捧大环境己经形成,自然价格自然就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料。
第481章 拍会和赏宝(三)
有了底线的安小军现在一身轻松,所谓的无欲无求就是这样了,本来还想着在这次拍会上弄一幅回去,现在看着来的这些人,觉得自己弄回一幅作希望很渺茫,至于抬价的事情安小军想都没有想过,万一抬起了人家不跟了不是就砸在自己手里了么。
李林听了安小军说来了这么多腰缠万贯的款儿爷,心里不由的怦怦跳的厉害。也不由李林不紧张,现前发工资的时候最多就看到过一万出点儿头的,这工资拿到石城去看起来真的很不错,不过那也是看起来的,放到了以前工作的城市这点儿钱真是算不上什么,租个可以的小房间就是三四千的,一万多真算不上多。
这样的李林一听安小军说原来的估价可能翻倍那是什么感觉?不是一万两万,一翻上去就是一百多万,中一次彩票也就差不多不些人钱了。小门小户的李林自然是心绷的紧了。
半个小时以后,拍卖会准时的开锤了,方逸的三幅作品当然不可能在最前,也不在最后,而是放在倒数的第二拨,最后压轴的当然就是自吹自捶所谓十全老人年代的红色龙瓶。
安小军这边没有什么念想,也就没有什么压力,整个会场认识的除了生意上的人,就剩下张旭、朱政和刚认识的李林了。生意场上的人大多都是点头之交,安小军觉得自己和张旭三人呆在一起还算有的聊,就这么一直跟着三人边逛边聊,最后拍会现场自然是坐到了一起。
撤下了流拍了作品,三位年轻的制服姑娘手上带着白色的手套,每人捧着一个画框鱼贯走到了会场的台子上,然后面对着下面的竟拍人们,手中捧的就是李林送拍的三幅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