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个人就开始跟着这位艾玛聊起了艺术,说述了自己几人怎么凑到一起的,当然了后面的讲述主要由年纪最大的克希马来讲的,方逸几个站在旁边则是干点儿拾遗补缺的活儿。
“刚过完圣诞节的时候我签下了方!”邹鹤鸣说道:“谁知道刚回到了纽约没有到一个月的时间,方打电话说起他的几个朋友,然后几次来电话催着我去看看他朋友们的作品。一周给了我三个电话,然后就到了他们住的小村里,很快的就签下了他们!”
艾玛听了邹鹤鸣说了自己怎么遇到方逸,然后怎么又结识签下其他四人的故事,不由的笑着说道:“劳伦斯,不得不说你的运气很不错,毫不夸张的说,几位年青人是我这两三年来见过的最为出色的年青艺术家!我认为他们非常的有前途!”
邹鹤鸣听了摊开了双手打趣的说道:“我以前签下了方就是很大的一份礼物,谁知道还有克希马这些。现在我非常的庆幸我得到了方的消息去的够快。也庆幸他们住在偏辟的小村里。巴黎的同行没有先一步发现他们!”
“哈哈哈!”艾玛听了邹鹤鸣的话笑了起来,然后也打趣的说道:“有才华的年青人总是相互吸引的,从印象主义大师们提出艺术家门走出画室,从自然从生活中捕捉艺术的时候。这些有才华的年青艺术家们就喜欢扎堆了。巴比松画派如此,以前聚集在蒙马特的艺术家们也是如此!他们就像是一串似的,拉到了一个就能带出其他的人来!”
方逸几人听着两个的对话都笑了起来。艾玛说的是事实,自从画家不再埋头在自己的画室,年青的不出名的青年艺术家们就好扎堆这一口!远一点的有梵高写信给当时自己喜欢的一些艺术家让他们来自己这里一起作画讨论艺术,虽然只有一个人应邀前来,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叫高更!后印象主义三杰之一。
近一点儿有马蒂斯和毕加索,两个人虽说并不住的很近,但是也不是太远,两有的时候毕加索还会开着车子去和马蒂斯聊上一聊。
“好了,让我的助手帮着你们拍一张照片吧!”艾玛张口对着方逸五人说道。
在刚进门,以同时挂着五人作品的淡蓝色隔墙为背景,五个就开始摆合照。
“你们两个蹲下!”鲁德对着方逸和安德尔斯说道。
方逸笑了笑就直接走到了前面蹲了下来。
安德尔斯嘟囔着打趣了一句:“为什么让我们两个看起来这么矮!”说完走到了方逸的旁边蹲了下来。
安德尔斯和方逸蹲在了最前排,后面克希马站在正中,阿尔图尔和鲁德站到了两边,三个人把手放在前面两人的肩膀上,略微的弯下了腰,五人一起对着镜头拍下了一张合照。
照完了照片以后,方逸五个就各自的走回到了自己挂画的区域,如果有客人问起自己的创作,还有作品要表现什么的时候,对着客人详细的解说了一起来。
整个展览来的人并没有太多,并不是像方逸原先估计的那样,不过这些人不论是从衣着打扮还是从行为举止来看,口袋里至少都是应该有些大米的。整个一个半小时下来,一共就有一百人出点头,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也就说一共大概六十几对的客人过来参加线性主义面世之后的第一次展览。
在画展途中的时候,方逸几个人也接受了另外一些纽约艺术媒体的小访问,除了《美国艺术家》之外,还有一些小的媒体,例如什么《纽约绘画》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