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一天的过着,方逸这边只考石艺比考央美就更加的轻松了,别说外省连本省都不用跑考点就在石城市。当别的考生艺考都开考了半个多月,方逸这日子还是过的优哉游哉的。因为今年的石艺校考时间定在了年后。过完年到二月底这才考试,方逸没有想这么多,每天沉浸在无数的大师临摹作品之中,不断的提高着自己的水准。
这段时间,方逸的素描和色彩在十几位大师熏陶之下突飞猛进,现在脑海中的经验条己经接近了精通的还剩下百分之三不到,不过这一次方逸不是这么着急了,呆在刘鸿硕准备的这么临摹大家作品之中,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就行了。
每当刘鸿硕画画的时候方逸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站在一边看着自己的老师画,现在方逸不光是绷画布和上色底,初级的油画技法也掌握了,现在用直接画法方逸己经能画的有模有样了,而关于古典油画的技法,刘鸿硕则是准备方逸到了石艺的时候再开始教,因为这种画法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也更加的复杂。
对于方逸的进步速度,刘鸿硕是满意到了极点,不光是有天赋,论起勤奋来也是一等一的,早上六点半多一点到画室,晚上十点左右离开。超人的天赋加勤奋,使得刘鸿硕对方逸越来越喜爱,不止一次自毫的对着自己的老朋友刘禹禅说道:这个孩子就是为了绘画而生的!
第33章 刘鸿硕的显摆
刘禹禅对于方逸进步速度也是很无语,在艺术学院呆了几十年第一次见到这样突飞猛进的学生。对于绘画的东西一点就通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领悟并且吸收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上。每一幅习作都能看到进步,有点儿太妖孽了!
还好方逸表现的足够勤奋甚至是超乎想像的勤奋,只要在画室里一整天的时间几乎都在不停的画,似乎十几岁的小脑瓜里就只有绘画。精力同样也超乎常人,即便是站在画架前面一整天都能保持精神抖擞的状态。
只有在离开画架才像个十几岁的少年,带着一点儿慵懒。
这样的勤奋正好让两位老艺术家自认为找到了方逸进步飞速的原因:如果有人能做到方逸这般努力即便是没有太高的天赋,进步也应该很快!方逸这还有超绝的天赋,这样进步也算是能解释的通!
不过在现实中除了方逸怕是很少有人能够做的到四个小时睡眠就可以支撑一整天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每天一靠枕头就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老师刘鸿硕画室里无数的临摹品让方逸看的是如痴如醉,除了老师留下了一些任务方逸都在不停的看着、临摹、思考并且吸收这些素描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借鉴那些符合自己审美或者表现形式的东西。
其中四幅安格尔的素描仿制品则是更令方逸沉迷,四幅作品方逸每幅作品都临摹了不下五遍,与安格尔素描差不多待遇的是卡拉瓦乔的素描,方逸偏爱其作品中对于光的表现。并且把卡拉瓦乔对于光线的痴迷带入了自己的素描之中。
当方逸让自己的脑中的经验条冲过了高级变成精通的层级之时,方逸素描风格己经完全形成并展现在了自己的画面上。精通层次的经验条示尾则是跟着大师两个字,在精通层级一到方逸很快的感到自己进步缓慢!因为再看大师的素描作品经验条似乎没有了反映。
高级时候带着一点儿写意的轮廓重新在方逸的撑控之下变为了精准,同时这种精准更加依赖于秀美并且张驰有度的线条表现力,这时方逸勾勒轮廓的方法有点儿像是国画中工笔的白描,用尽可能少的线条表现出对像轮廓那种自然的转折。整体更加的俊透严谨,局部的重点更加的细腻流畅。同时卡拉瓦乔的作品一样,方逸赋于自己的画面一种柔和光线质感。
刘鸿硕的画室内,方逸画架前面画着。站在画架三米远的模特正是赵捷,方逸站在画架前面运笔如同行运流水一般,手中从铅笔换成了碳条。横着在面前的素描纸上扫了五六下,赵捷甩到胸前的长发就显出了大轮廓出来。放下了碳条用纸笔轻轻的擦试一下,又用铅笔在发线边缘提了十儿笔,用白铅在受光部提亮了几处,整个头发那种蓬松自然的感觉跃然纸上。
随着方逸不断的深入,整幅素描的整体感觉一经显露出来的时候,站在方逸背后的刘鸿硕转头看着自己的老朋友,一脸的自毫与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