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王喜福的潜台词是,朕为什么没有直接带钟柏梁回宫,或者带钟柏梁去朕宫外的住处,就算不是宫外,可以送到暗卫袁文那儿嘛。

何必走一趟谢府。

朕看看王喜福,怀疑他最近是不是读心术失灵,解释道:“钟庭山要去前线了,从谢府出去,谢家会照顾一些。”

谢家是个文官世家,不怎么出武将,这一代更是什么武将都没有。不过他们交好的武将却是不少,现在朕推荐一个钟庭山过去,至少钟庭山去前线的初期阶段,都可以有谢家的人脉。

这是朕先前让钟庭山来京城之前,就考虑好的方案,哦,其实一开始的计划不是谢家,是杨家来着。可惜杨家现在只有一个杨希忠,他们家现在还要靠自己来振兴,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人。

所以谢家就成了朕考虑的目标。

朕自觉为钟庭山考虑得周祥,结果嘛,后来事实证明,钟庭山根本不需要朕替他考虑进入前线第一步怎么走。

原来当日钟庭山给自家儿子闹了个失踪,把儿子弄丢的行为,其原因在他看见京城街上有几个人行踪诡异。没来得及和儿子招呼,就跑去跟踪,追查之下才发现竟然是敌国探子。

探子其实也很懵逼,他们才潜入进来,怎么就被抓了。

然后钟庭山靠着这份几乎相当于是‘白捡’来的军功,顺顺当当地进入征讨北境大军当中。

当然朕让谢家帮忙找人这事儿,还是帮到了钟庭山的。毕竟他一个辞官的白身,要抓敌国探子,一个搞不好,就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有没有军功不好说,大理寺先打两板子震慑一下,也是正常流程。

有谢家帮忙,钟庭山的军功才算是安安稳稳落到他自己手中。

钟庭山离开的那天,刚巧是受伤的秦虎将军回京那天。

朕没有去送钟庭山,而是按照当初和秦虎的约定,掐着点到城外接人。跟着秦虎一起回来的人,还有在北境战事中受伤的将士。和钟庭山领着百人离开那份意气风发不同,这些受伤的将士,他们回来得都有些颓然。

打仗怎么会不死人呢。

道理朕都明白,甚至每天的奏报,朕都能看得见死亡、受伤人数的变化。现在亲眼看见受伤的将士回京,朕还是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