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选明从怀中掏出一叠纸,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王喜福见状回头看看朕,朕点点头。王喜福迈着小碎步就走下去了,从曹选明手里接过证据,拆开检查一番之后,才交到朕手中。
朕一边看,曹选明一边解释:“陛下打开的第一张,是袁浩川家中常随的口供,十二日袁家少爷袁载道出门看花灯,相中了一个街边的姑娘,强抢进府,十四日那姑娘悬梁自尽。十五日袁浩川借着佳节拜见上官,给大理寺卿吴大人送了两万两白银,为此袁浩川雇佣了三名力夫,以土特产的名义送进大理寺卿的府邸,第二到四页是三名力夫的证词……”
曹选明说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大理寺卿还是大理寺少卿,这两人都知道事情是真败露了,但是为什么曹选明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曹选明不说理由,朕倒是在证词的日期上看出了端倪。
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事儿的时候,等曹选明说完,朕喊了御史台。
朝臣中一个面色和蔼的美髯帅大叔出列,恭敬行礼:“御史大夫王瑾,祝愿吾皇圣安。”
朕点点头,这位御史大夫王瑾,是出了名的光风霁月,为人公正,只不过早年时候都传言他是晋阳王氏前家主的私生子,因此还受过不少非议。
一直到晋阳王氏的前家主过世,王瑾蓄出了代表沉稳老练的胡须,这才终于让人注意到王瑾的能力。王瑾大放异彩的时候,正是朕的父皇在位的时候,朝堂上事无不可对人言的作风,在整个大齐都是最靓的一个。
可惜,朕的父皇太短命,朕登基之后,朕又不像父皇一样重视他,纵是有能力也只能闲着。
不过王瑾很可靠,这是岳斯峦给朕说的事儿。
想到岳斯峦,朕再看看王瑾,莫名觉得朕的父皇真是有趣得很,什么样的美人都可以在他身边和谐相处。
“说说在朝官员触犯律法的惩罚。”朕说完,指了指大理寺卿和大理寺少卿,哦,还有刑部侍郎。
这一次要薅掉三个身处要职的官员,不知道熠皇叔会把谁赶鸭子上架。
王瑾听了朕的话,开始掉书袋。
行贿受贿一百两至一千两……行贿受贿一千两至九千九百九十九两,革职查办,家产充公,贬为庶人,其后三代直系旁系皆不得科举,刑三年,刺面;行贿受贿一万两至三万两,革职查办,家产充公,贬为庶人,其后六代直系旁系皆不得科举,刑十年,刺面……
这个条款还真是,朕看了看大理寺卿,这人还真是凭借一己之力,给刑部侍郎成功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