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还是需要调教。
朕开心了,就和王喜福说:“赏了。”
王喜福欢欢喜喜的替御膳房谢恩。
朕无视自己称病的事情,点了牛油汤锅,还吃了不少冷冰冰的零嘴甜品。等朕悠闲自得的午睡起来,王喜福战战兢兢地告诉朕,太后娘娘让陈敬红给朕送了一本《孝经》,让朕抄写了明天送过去。
大齐尊孝道,太后娘娘给朕送《孝经》,这是说朕不孝。
对于皇帝来说,这不亚于说皇帝不能胜任君临天下的职责,不过太后娘娘让陈敬红做这事儿,也只是想告诫朕,并没有想让事情闹大。
想想最近也是朕先跟太后娘娘叛逆,明明是先答应了太后,却转头就被熠皇叔说动改主意。
叹口气,朕让王喜福磨墨。
朕觉得先前吃的牛油汤锅和土法冰淇淋都不香了。
不过认抄归抄,认罚归罚,朕并没有改主意的意思,陆衡就是不能做修渠的主事。按照太后娘娘从不和自家儿子翻旧账的习惯,这被罚完也就结束,后续再给太后娘娘讲讲理由,这事儿应该也就过去了。
《孝经》全篇两千多字,要是恭恭敬敬地用毛笔抄一遍,得花不少时间,想着朕还要做阮先生的功课,手下动作飞快。
朕这头抄着《孝经》,王喜福捧着个托盘进来,仿佛是被人掐住脖子,脸色非常难看。朕抬头看看他,王喜福犹犹豫豫,眼神躲闪。
朕没好气的跟他说:“要是不想说,就滚出去。”
没看见朕还在愁功课和被罚抄的事情吗?
王喜福面露难色,把手里的托盘放在朕的书桌旁边,从里头拿出来一本奏折。看见这个奏折,朕就眼皮一跳,想到点不好的事情。
“文渊阁让人送来的,说皇上漏了一本折子没批。”
朕和王喜福都知道这本折子是怎么回事儿,就算不打开,都知道里头写的什么,要是再让朕看几遍,曹选明写的奏折朕都快背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