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国公虽然要比李道林好一些,但他本身在军中的威望并不如李道林。

因此两边相抵,正好拉平。

没了强权人物,吴诰本人在很早前就不曾在两边站队,低调超然,身家清白。

如此,不管后继之君是何人,都只会更加重用于他,来平衡李道林和赵崇之间的斗争。

因为他和参宁侯宋杰、靖安候徐忠等人,是最早脱离贞元队伍,洗去武王烙印的勋贵。

后继之君对他们,只会更放心。

而李道林和赵崇,也必然会使出各种法子,拉拢他们。

不然,他们倒向哪边,另一边就要彻底势弱。

当然,吴诰绝不会去掺和这两个过气国公的斗争。

他会继续保持超然,再等时机。

吴诰相信,早晚一天,他会入主军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至于开国公一脉的“余孽”们,吴诰丝毫未曾放在眼里。

崇康天子到底非马上皇帝,他以为扶持起开国功臣一脉,就能平衡军中势力,却是太天真了些。

若果真放开了厮杀,吴诰有信心,只凭他这一营兵马,就能扫平王子腾、冯唐等人麾下的六团营。

真正的百战老兵,又岂是那些连血都未见过几次的样子兵能比的?

所以,天子龙体危急,对他来说,是好事,而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