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十余载,如今大权在握,大义在身,太上皇一朝时的旧臣,悉数出京。
满朝文官皆其一手提拔。
军权虽还未全部掌控,但不得干政的将军们,又如何能成气候?
最重要的是,能够指使这些骄兵悍将的人,如今几死于床榻上。
这个天下,谁还能威胁于他?
这便是他敢让新党在整个大乾推行新法的底气!
却不想,忠顺王竟敢如此不识好歹,妄想坏他大事!
军机阁中六大军机虽然在这十多年内,被他以手段分化的各自为雄,彼此间多有间隙,不能构成威胁。
可说到底他们都是那人当年的班底,总还有威胁在,崇康帝不能对他们放心。
这让崇康帝心中极不满,也愈发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大乾的军中制度,就注定了掌控军权者,必以军功为重。
使得崇康帝想要找到能取代六大军机的人都难,因为有足够军功者,都是当年跟随武王打天下时立下的。
他费尽心机才将六大国公分化,在他们中制造出重重矛盾,使得彼此虽不成仇寇,但也早不复当年的情义。
若是再换个新人,还是武王旧部不说,之前的安排也都作废了。
所以,他只能在开国功臣一脉寻找。
只是开国功臣四王八公,四王且不提,虽然在太祖时功高盖世,每人都救过太祖姓名,因而封王。
但四王本人及旧部,也都在太祖时就死伤殆尽,军中势力甚至都未能传至圣祖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