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防备这点,杨养正身边一公人举起铜锣,用力敲了三下。

又有锦衣缇骑们的战马忍不住嘶鸣,煞气弥漫……

生员们终于安静了下来,只是人人面色都难看之极。

这个时候的读书人,还未完全丧失傲骨和血性,有一年轻士子上前先躬身一揖,而后起身昂然问道:“敢问御史大夫,既然已经得知何人贿考、何人透露考卷,将这些考生的卷子剔除便是,何必非要废黜我等一科之苦?大人亦是科甲出身,当深知科举一途之艰辛苦难,还请大人体谅做主!”

“还请大人体谅做主!!”

三千生员齐齐深揖请求。

其中,更有些皓首老翁,他们更是啜泣不已。

他们考了一辈子也只是一个秀才,为了考取举人功名破家舍业,自觉今科能中,却不想遭此横祸,焉能不悲?

此哭声引动了许多人心中的失望情绪,一时间,竟哭声震天。

不少人期待杨养正能为他们做主,挽回此科。

但也有许多明白人,知道此科必难挽回,心死之余,将目光放在了杨养正身边那个年轻士子身上,有认出他身份的人,眼神微妙起来,与身边之人悄然诉语……

第二百零六章 问心而无愧

虽然十分同情考生们的遭遇,但杨养正怎会犯下人臣大忌?

废黜这一科乡试的决定是崇康帝所下,他就是再蠢,也不会为考生们做主。

为官数十载,虽然清廉如水,生性正直,但正直不等于蠢货……

他缓缓摇头道:“考题已泄,除却贿买之人,还有其他人得到考题,无法查明详情,为了公正起见,陛下忍痛下旨,废黜此科。不过也降下皇恩,不必再等三年,明年乃太上皇逢十万寿,会为尔等开一科恩科。老夫尝闻‘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尔等皆清白读书种子,焉能以贼人之题为进阶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