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4页

不曾想,他的目光被介子鸱注意到,后者面带微笑走了过来,拱手见礼道:“这位贤兄好是面生,不知是哪里人,学的又是哪派?”

公羊郜连忙拱手回礼道:“齐人公羊郜,见过介子大人。在下学的乃是卜氏一脉……”(注:卜氏,就是子夏。)

“卜氏一脉?”

听了公羊郜的话,周围的儒家子弟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公羊郜。

为何,因为卜氏一脉的思想在儒家中较为“另类”,它并不关注“克己复礼”,教导人学习古代圣贤的言行、举措,而是提倡“与时俱进”,不要一味地套用圣贤的经典,因此在当前这个时代,儒家子弟对卜氏一脉赞毁参半。

这不,在公羊郜说了这话后,周围的儒家子弟都不经意地与他疏远了一些。

但唯独介子鸱眼睛一亮,仿佛是遇到了同道知己。

在其他儒家子弟惊讶的目光下,介子鸱笑着对公羊郜说道:“来地匆忙,不曾携带席子,贤兄可介意介子与你同席?”

“固所愿耳!”公羊郜欣喜地说道,连忙邀请介子鸱。

二人坐下之后,便相互交谈起来,公羊郜隐隐发觉,介子鸱的种种想法似乎与他不谋而合,这让他更是兴致高涨。

情绪亢奋之下,公羊郜亦提出了自己不成熟的思想,他认为,天下战乱频繁,是因为诸国林立,而这种混乱的局面,必将被“大一统”而终止。

听了这话,介子鸱感觉自己全身说不出的痛快——这可不就是他的想法么?

“齐人,公羊郜。”

介子鸱暗暗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他知道,虽然眼前这位公羊贤兄乍一看并不起眼,但在他看来却是难得的大才,似这等人才,他一定要替魏王将其留下,岂可任其返回齐国?

想要这里,介子鸱便隐晦地说道:“贤兄的想法,介子深感兴趣,奈何眼下不是时机,待此事之后,贤兄可愿到愚弟府上稍住几日?”

公羊郜一听,立刻就领悟到,眼前这位非常支持他的“大一统”思想,惊喜地近乎要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