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9页

他非常清楚若将卫云交给介子鸱教导日后会是什么样子,介子鸱肯定会把卫云教导成“魏臣”,而非“卫君”。

不过说实话,朝中还真没有比介子鸱更适合的人选了。

一来是介子鸱的学识才华朝中几乎无人出其右,这是一位十足的王佐之才,二来嘛,待再过几年后,待杜宥等老臣退下来后,以介子鸱的才华,肯定能取代今时今日杜宥的地位,因此作为未来卫君的老师,倒也具备这个资格。

“试试也无妨……么?”

赵弘润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接受了介子鸱的恳请。

数日后,魏国正式派使者前往濮阳,首先追查了杀害卫公子瑜的凶手。

其实说实话,这个时候追查杀害卫公子瑜的凶手,已经无济于事,因为不能对既定的事实产生什么影响——一来是公子玠根本就没有下令杀害卫公子瑜,魏国当然不可能贸然问罪于公子玠,甚至于将其处死;二来,就算魏国处死了公子玠,也无法改变卫国的君主依旧还是卫费的现实。

这有什么意义?

因此,当公子玠在面临魏国逼问的情况下,惶恐之余将他的下属推出来顶罪时,魏国的使者也没有死咬着这件事不放。

而在得知魏国这边的态度后,卫瑜生前麾下的东军当然是不甘心,谁让魏国轻易就放过了卫王费与卫公子玠,还勒令他们东军就此解散,等待濮阳的收编呢?

不过再不甘心,似夏育、孟贲等人也只是忍下来,一来是不敢得罪魏国,二来,魏王赵润已明确表示要收养卫瑜之子卫云,代为抚养教导——这明摆着就是将卫云作为卫国下一任的君主培养。

这对于东军而言,也算是有所安慰了。

于是乎,在魏国的出面干涉下,卫国的这场内乱逐渐平息起来。

而对于这件事最为不渝的,莫过于加害了卫瑜的真正凶手,萧鸾的左膀右臂金绪。

他在魏国介入卫国之事后,就立刻抽身,离开卫国,悄然潜到了宋郡的“定陶”,满心期待地等着魏国的反应,却万万没有想到,魏国居然是这样的反应。

“……简直不可思议,那赵润居然会放过卫王费与卫公子玠,我还以为他最起码也会扶持卫瑜之子卫云继承卫君之位……这可如何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