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页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赵弘润与韩王然已不动声色地达成了协议,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赵弘润帮不上韩王然什么,而韩王然也无法给予魏国什么利益。

比如在后面的议和之事上,韩王然纯粹就是看客,在和议之事上根本没有话语权与决定权。

但可以预见,赵弘润与韩王然这两位今日达成的默契,将会使魏国与韩国日后的格局发生巨大的改变。

第1034章 技高一筹

在与韩王然达成私下协议后,赵弘润这才“恍然大悟”地认清了严誉、审蜚那两位士大夫的身份。

虽然作为胜方,赵弘润的态度谈不上有多少尊重,但严誉、审蜚二人还是有种扬眉吐气般的快感,毕竟昨日,他俩明明是主副使,却被眼前那位魏公子润当做韩王然以及荡阴侯韩阳二人的随从,可是让他们憋屈不已。

在和议谈判时,严誉、审蜚二人口述釐侯韩武授意的协议,听得赵弘润眉头紧皱,很不满意。

因此,赵弘润没有等严誉念完,便开口打断了:“行了,剩下的不用念了,光是头一条本王就很不满意……战败就是战败,此时再往脸上贴金有意思么?”

审蜚闻言正色说道:“姬润公子明鉴,眼下我武安尚有力挫贵军之力……”

“那就接着打呗!”赵弘润打断了审蜚的话,冷笑着说道:“无论是半载、一年,亦或是两年,本王可以奉陪!”

严誉、审蜚闻言对视一眼,默然不语。

其实有句俗话能够很形象地用来形容眼下的魏国与韩国的处境:麻杆打狼两头怕。

平心而论,赵弘润是极其不情愿与韩国打持久战的,毕竟若是他魏国陷于战争泥潭,于国内国力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正因为这样,赵弘润前一阵子才会采取速攻的战略,想着尽快结束这场仗,回国发展基础国力。

毕竟他有太多太多的工程项目要展开。

比如说,有了水泥后,赵弘润可以携手工部,对国内的道路展开修缮工作,就算暂时无力用水泥路取代国内的道路,但最起码修建几条大道出来,比如“成皋关到大梁”、“大梁到商水”、“大梁到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