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金勾奸猾狡诈,除非赵弘润给他足够的好处,否则,岂会轻易将这个辛秘透露出来?
于是,赵弘润索性也懒得去问,直到眼下事情结束之后,这才询问金勾身边的年轻人“佴”。
然而,让赵弘润感到遗憾的是,佴告诉他,用重金悬赏他赵弘润首级的人,当初并没有露面,对方只是叫人送来了几箱金砖,箱内附带着一份书信,一份写着“悬赏肃王赵润首级”字样的书信。
而让金勾不惜冒着天大的危险去派遣行刺赵弘润的真正原因,则是因为那封信写的清清楚楚:五万金,只是定金,事成之后,另有厚报。
是的,当初阳夏诸隐贼众悬赏他赵弘润首级的五万酬金,居然只是定金,也难怪连金勾那样奸猾狡诈的家伙都控制不住贪欲,为了金钱派遣行刺赵弘润,最终落了个阜丘众覆灭、他自己逃亡异乡的下场。
佴一边讲述,一边将赵弘润带到了密室的深处,来到了金勾堆放那些金砖的地点。
当赵弘润看到那些金砖时,他的面色就有些不太自然。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金砖的大小,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只见赵弘润双手抱起一块金砖掂了掂,随即皱皱眉,放下后又抱起另外一块。
“这是……”
赵弘润的面色越来越差,因为他发现这两块金砖的分量,几乎等同。
“这金砖,重几何?”赵弘润严肃地询问佴道。
佴不明所以,如实说道:“重一石。”(注:肃氏度量衡还未普及,因此民间采用的仍然是旧斤制,一石(dan)约等于今15kg。)
听闻此言,赵弘润的面色变得更差了。
因为在他印象中,哪怕是家财万万的贵族,也很少会熔铸这种板砖似的金砖,因为重量太沉、价值太高,不方便流通。因此,魏国境内的贵族一般而言都会熔铸成一两左右的金饼、金条、金锭。
谁会去熔铸重达一石的金砖?
只有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