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欢迎你。这位是?”

“他是我同学,送我来报道的。”

“这样。你们这批大学生的分配要统一研究,今天就算报道了。我带你去安排住宿,然后等领导研究。”他站起身,“认识一下,我姓肖,肖永兴。”

“你好,肖科长。”荣飞双手与其相握。

“小伙子不错。”肖科长笑眯眯的将桌上的东西都收起来。“等等,肖科长,我能看看今年报到的学生名单吗?”这个时候报到绝对算是晚的了,荣飞想邢芳此刻已经来了吧?“你说谁吧,都在我脑子里装着呢,对了,你们学校还有学生来啊,让我想想,对,单珍,不是你们校友?”“是,还是同班呢。”曹俊斌笑着说。肖科长显然误会了荣飞的用意,以为他在寻找单珍,“单珍分配到理化计量处了。她可比你来的早,上个月就报到了。”荣飞忍住自己冲动的情绪,“没什么,算了,该找到的都会找到的。”他微笑着说。

带着他们出了办公楼继续向“密林”深处走,一路上给他们讲解着各个建筑的“所有者”,“这个是技术处。那是科研一所,那栋二层楼是供应处……”

初入社会的青年容易被企业“大”的表象所迷惑。企业的大不在于拥有多少装备,占有多少土地,拥有多少职工。而在于市场地位。可惜这个道理对于此时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讲还不晓得,上级仍在为企业评级划类,分为特大型,大型一类,大型二类,中型等。分类的标准是固定资产和职工人数二项指标。贪大求全的思想在企业界仍占主导地位。1984年,北阳重工拥有职工9800人,占有固定资产(不含土地)75000万元。是大型一类。

曹俊斌的赞叹声响了一路。荣飞理解他的心情,此时的政府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福利尚不如企业。荣飞记忆里北阳市的许多权贵子弟以到北重工作为荣,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他们就走的一个不剩了。

“你好像不高兴?”曹俊斌见荣飞一路上没有什么喜悦的心情,有些不解。

“大未必就好。”荣飞淡淡地说。

单身宿舍专门给大学生辟出一幢二层楼,原来是职工医院所在,82年北重修了新的职工医院,这儿就叫大学生宿舍了,荣飞是二批住进大学生宿舍的,八三年的师兄师姐们是第一批。荣飞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在一楼的阴面,房号是105。屋里摆着三张床,每张床头有一个小写字台,还配了台灯。床铺上方安装了一个悬空的书架,虽然只能放十来本书,但仍体现了厂子对大学生的关心。床头有个柜子,可以放衣服杂物,床单被罩也统一发下了。屋子收拾的很干净,窗台上甚至摆了一小盆鲜花。比起学院的住宿条件是好的多了。荣飞看着曾经的一切极为亲切,想跟曹俊斌说说,最终还是忍住了。听宿舍管理员介绍,一楼住的都是男生,二楼是女生,因为混住一栋楼,请男生不要无事上楼。105房间目前只住着一个天津大学来的学生,叫李卓,也是刚来,此时却不在宿舍。荣飞梦境中似乎没有这个李卓的影子,这个李卓的出现令荣飞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个导引着自己人生轨迹的梦境别他妈的真是梦吧?那可就将自己害惨了。

肖永兴将荣飞安排住下,又领他到总务处办了食堂上灶的手续就回去了。荣飞对曹俊斌说,“是不是尝尝我们厂食堂的饭菜,帮着鉴定一下大师傅的水平?”曹俊斌对北重的印象极好,当然答应了,帮着荣飞整理好行李,等到中午,和荣飞一同到食堂吃饭,可是荣飞只有一套餐具,有没有认识的人,连单珍也没见到。没办法,只能先让曹俊斌吃,等他吃完了才吃,主食是大米,菜是红烧肉,给的分量很足,一份红烧肉只要四毛钱。简直便宜到了极点。

回到宿舍,那位李卓已经回来了,彼此介绍了。李卓是个小个子,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家在北新市,算是真正的单身,很羡慕荣飞就是本市人。聊了一阵,才知道李卓的单位也没定,据李卓说,好多人都在等着分配呢,也不知道厂里在考虑什么。

荣飞知道。他一下子激动起来。记忆里他就是因为厂子弟学校老师急缺,开不了课,十几个学工的大学生都分到了学校任教。他就是在那儿认识了邢芳,并彼此相爱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