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异国同情

不愿江海寄余生 薄凉 1016 字 2022-10-22

孟国.军营,扣关一载有余,孟狄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建树,甚至连盟友蛮族都已经退回了草原。

这让孟国国内对于孟狄十分不满,认为他如今与昭国对峙只是在空耗粮饷,这样下去只会将孟国拖垮而已。

已经有不少人向孟国人上书,要将边境之兵调回,让孟国与昭国重新回到和平状态,特别是孟国的大皇子和二皇子,更是怒斥孟狄穷兵黩武,是孟国取败之源。

国内关于孟狄的不利传言,自然是传到了军营之内。

正如昭国.军营因为族群之名而导致的割裂,在孟国.军中也有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认可孟狄的作为。

孟国以武立国,唯有不停的战斗,才能够让国家持续下去,而不会被同化为像云国人那样的懦弱之辈。

送公主去昭国,这便是孟国人觉得最为羞耻的事情。

要想洗刷尊贵的孟国人身上的污点,那便只有打破昭国,让他们臣服于铁蹄之下。

至于另外一部分人,则是觉得战争是无益的。孟国百姓现在需要的休养生息,当此之时应当行王道,而非行霸道。

凑巧的是,这种想法也是从云国一系嘴里说出来的。但与昭国不同,孟国.军中的云国人可不在少数。

有于曲的先例在,已经有不少人认可了若非是云国朝廷投降,在云国被灭之后,云国人便只能够沦为奴隶。如今至少云国人还能够在孟国出声,左右孟国的走向。

不过,是否左右孟国的走向暂且不提,但在孟军之中,因为这些人的牵制,孟军的实力只能够发挥出三成不到。

若非如此,在雁行关兵力未完全聚集之前,孟国便能够一举破关。至少孟狄身边的本族将领认为应当如此,因此对于云国一系的将领抱有了不少的敌意。

让众人奇怪的是孟狄的反应,对于两派的争斗,只要不私下里真刀真枪地战斗,他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朝廷的那些流言,他也是抱有如此态度。按照孟狄的说法,只要皇帝不亲口让他回去,那他便会永远留在孟昭两国的边境上。

这句话让孟狄在本族的地位提高了不少,甚至已经有人提出要皇帝封孟狄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