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页

“不可。”赵丹立刻就出言否定了这个意见:“寡人希望的是征服,而不是多造杀孽。”

在困死新郑城和淹死新郑城之中,赵丹更希望的是能够保存尽可能多的人口下来。

毕竟这些人口将来可都是赵丹的子民啊。

赵胜摊了摊手,道:“若是如此的话,或许可以先让新郑方面派出一部分的兵力去支援阳翟城,只要援军一到,想必景阳就不敢继续那么大张旗鼓的攻击阳翟城了。”

赵丹想了想,道:“平原君,汝觉得要抽调多少兵马才能够起到牵制阳翟城楚军的作用?”

赵胜答道:“回大王,臣以为至少需要五到十万人。”

“太多了。”赵丹继续否定掉了赵胜的这个意见:“如果抽调太多兵马,那么万一新郑方面出了什么情况,反而不美。”

郑朱思考了一番,提出了另外一个意见:“大王,其实臣觉得,或许可以试着从高唐城抽调兵力支援阳翟城。”

“高唐城?”赵丹的眼睛一亮,道:“继续说下去。”

郑朱笑道:“大王,在高唐城之中本有十万兵马,乃是大王为了防备齐国而驻扎,如今齐国看上去全无发动的迹象,大王不如将这十万兵马抽调西进驰援阳翟,如此一来的话阳翟之危自然便得到解决了。”

“不妥。”虞信开口反对道:“如果将高唐城的兵马抽调走了,那么整个赵齐边境的兵力就变得十分空虚了,如果齐国人这个时候趁势来攻的话,岂非轻而易举的就能够打到邯郸之下了?如此一来,大王和邯郸就危险了,吾认为此计不可取。”

郑朱道:“齐王建和后胜在接连遭遇挫败之后,早已经是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出兵,燕国覆没之时齐国毫无动作就是明证。如今韩国覆灭在即,想来齐国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动作了。再说了,即便齐国出兵,想要打到邯郸尚需时日,大王也完全可以从容应对。”

赵丹思考了一会,问道:“高唐城之中的这些兵马战斗力如何?”

赵胜答道:“两万中央军和八万郡兵青壮,总体战斗力大约和剧辛所部相差无几。”

赵丹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从高唐城之中抽调八万兵马西进,用最快的速度支援阳翟城吧。再想办法通知一下剧卿,让他继续坚守一段时间好了。”

对于剧辛的防守能力,赵丹还是很有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