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页

日头渐渐的攀上中天,廉颇大将军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十分平静的对着身边的乐乘说道:“传令下去,鸣金,让攻城的将士们撤下来进食吧。”

尖锐的鸣金声开始响起,无数赵军的士兵犹如潮水一般撤了下来。有人骂骂咧咧,说自己再过半盏茶时间就可以登上城头;有人提着一颗人头喜笑颜开,不停的骄傲宣称着自己手中的可是一颗韩军百将的人头;但大部分人就是那么低着头,沉默的提着兵器走回营地之中。

乐乘低声道:“大将军,这两天的攻城伤亡有点大。”

廉颇嗯了一声,道:“无妨。”

乐乘眉毛抖了抖,显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自从上一次乐乘进入龙台之事失败之后,他就能够感觉到廉颇明显的疏远了自己,这一次之所以乐乘能够当上副将,想来也是因为廉颇不希望和庞煖走得更近的剧辛成为副将的缘故。

所有以前能说的一些话,现在乐乘还真就说不出口了。

廉颇并没有回头,但是他的声音依旧飘到了乐乘的耳边:“有什么便直说吧,汝是吾的副将,有权利发表汝的意见。”

乐乘有些尴尬的笑了一笑,道:“大将军,吾是觉得,若是这样下去的话,邯郸方面会不会……”

“邯郸方面不必担心。”廉颇嘿了一声,道:“大王当年在长平之战时将四十五万人都交予吾的手中,如今不过二十五万人,又算得了什么?”

乐乘耸了耸肩膀,不再说话,但是从脸上的神情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其实有些不以为然。

这二十五万由廉颇率领的赵国部队几乎已经是赵国最为精华的部队了,因为他们全部都由常备军组成。

在长平之战时,赵国不过只有十五万的常备军、五万的郡兵和二十五万的临时工们和秦国对敌。

而在八年之后的现在,单单在新郑战场赵国就已经拥有了二十五万的常备军,加上分散在西河郡战场以及河间地提防齐国西进、还有邯郸守卫军和边骑军团等,整个赵国的常备军数量加起来超过三十五万,是七年前的两倍还要更多。

天天驻扎在军营里训练的常备军,显然和每年训练三个月的郡兵以及农夫青壮们的战斗力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这一战虽然赵国在各个战场调动的部队和长平之战时相差无几都是四十五万左右,但是内里的战斗力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