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页

这种行军路线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选择。

照理来说,所有的带兵将领都知道一点,那就是既然现在是要打仗,“就食于敌”才是最佳选择。

诚然现在是春天,幼苗们才刚刚播种到田地之中,就算是想要去田地之间抢夺也抢不到什么粮食,但不管怎么说魏国的那些村庄之中肯定也有一些粮食的。

如果是以正常的战争逻辑而推论的话,这个时候赵军的主帅应该派出大量的骑兵小队去附近的魏国村庄之中抢走所有能够找到的粮食,以供大军征战之用,这也是几百年来诸侯国将军的通用做法。

可乐乘偏偏没有这么做。

甚至于在匡梁自己派出小队去附近的魏国村庄抢粮的时候,还遭到了同样自称是前来抢粮的赵国小分队的阻挠。

由于现在赵国才是联军的主心骨,而且齐军的数量远远少于赵国,因此齐国的抢粮小分队,自然是不敢跟赵国小分队达成任何冲突的,只能够无奈归营。

但是齐国小分队随后非常气愤的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他们离去之后,赵国人也很快就离去了,而赵国人离去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进入过那个该死的村庄呢!

匡梁总觉得,这应该是赵国人在收买人心。

如果说这是第一个疑点的话,那么第二个疑点自然就来自于乐乘在陶邑城之外的犹豫和纠结了。

当段干子选择撤离的时候,乐乘所率领的联军部队其实距离陶邑也就只有两天的路程,以一个久经沙场的领兵大将视角来看的话,乐乘要么加速前进夺下陶邑,要么就加速追击段干子争取在路上追上并且击溃段干子所部。

即便是因为路程原因,可能确实是追不上段干子,那也可以紧随着段干子来到睢阳城之外,趁着段干子刚刚抵达睢阳城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击,这才是最符合兵家理论的套路。

可乐乘是怎么做的呢?

乐乘不但没有继续追击,反而还在陶邑城外白白的停留了这么多天,而且在进入到陶邑城之后,乐乘同样也是在关注那些收买人心的事情,比如说他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在城中四处搜捕犯人,然后将整整一千名犯人押到了菜市场门口,当着半个陶邑城居民的面给砍了头。

砍头这种事情,对于匡梁来说那是非常常见的,可是问题在于谁见过一支占领军会在一座刚刚占领的城市之中进行这样的行为呢?这简直就是官府执法啊。

匡梁觉得,赵国人这还是在收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