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出这个意见,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如今魏赵双方激战的战场,距离魏国都城陶邑也就那么几十近百里的路程,魏军一旦后撤,就肯定会撤入陶邑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魏王圉打算迁都的原因,实在是太近了一点。
在段干子看来,撤入陶邑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相比于在现在这个平原战场之上,魏军能够多一个陶邑的高大城墙作为防线。
有了这个城防的帮助,魏军想要抵挡赵军攻击就容易多了。
反正赵国当年不也是打过一次邯郸包围战嘛,在段干子看来,魏国现在来一次陶邑保卫战那也是毫无问题的。
现在四国伐赵,在四个战场只有魏国一个是劣势的,但这其实不要紧。
魏国反正啥也不用做,只要等到其他三个盟友国家在其他战场打败赵国的老弱病残,然后庞煖率领的赵国主力就必须要撤军了。
到那个时候,魏国再来一个衔尾追击,岂不是美滋滋?
当然了,对于这种影响重大的方案,段干子也不是一拍脑袋就作出判断了。
段干子不但征求了前线大将的意见,还召集了一些陶邑之中的魏国大臣一起商讨,最终才确定这个方案是对魏国最有利的。
即便如此,段干子也并没有马上就提出来,因为段干子对于魏王圉还是很了解的,知道自家这位爱面子的国君未必会喜欢这种败退的方案。
好听点说是撤退,其实就是败退嘛。
所以直到现在战局确实已经非常紧张了,不得不提这件事情了,段干子这才向魏王圉提出此事,就是希望能够用这种紧张的局面来打动魏王圉。
然而段干子并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意见竟然一提出来就遭到了拒绝。
“不可。”魏王圉十分坚决的摇了摇头,道:“段卿,此事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