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从某种潜意识来说,在场的许多赵国大臣们甚至都已经将楚国当做是“自己人”了,所以在听到了楚国背叛的消息之后他们才会显得如此的惊讶。

最先代表赵国和楚国订下盟约的虞信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这消息……当真属实?”

赵丹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严肃道:“此消息乃是来自楚国胡衣卫分部的绝密消息,绝对属实。”

一听赵丹这句话,赵国大臣们就都安静了下来。

胡衣卫这个机构,随着这几年时间的过去,名声也是渐渐的响亮了起来,开始有和“候”所率领的秦国秘密情报组织扳手腕的资本了。

几年来双方在明里暗里也不知道有了多少次交锋,总的来说各有得失。

既然是来自胡衣卫的绝密情报,那么肯定是错不了。

其实赵丹在这里卖了个关子,并没有把真正的情报渠道吕不韦给说出来。

虞信在确认了这个消息就很不爽了,立刻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这楚国竟然敢背弃盟约暗中勾结秦国,臣以为必须要发兵将其教训一番,否则的话若是韩魏齐诸国尽皆效仿,这对大赵来说十分不利啊。”

眼下的赵国可不仅仅只有韩国和魏国两个盟友而已,事实上燕国和楚国也同样和赵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和齐国则和赵国有和约,也同样承认赵国是老大。

由此看来,赵国还真就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

当然了,这年头各国的国君其实也并不太重视契约精神,什么盟约合约那是说撕就撕。

但现在这种外交盟约体系对于赵国来说是很有好处的,那就是能够确保赵国不会被诸国群起而攻之。

如果这样的体系被破坏掉了的话,“六国伐赵”就很有可能出现了,这种情况赵国是肯定顶不住的。

事实上,直到历史上的战国末期,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也不是没有和秦国的一战之力。

只可惜秦国一来国力强劲,二来又有函谷关这等天险,加上山东六国也不齐心,这才导致了合纵的一次次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