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高阙塞并不仅仅是一座雄关,它同样也是整个赵国北长城的一部分,在防御的时候可以作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关塞,而进攻之时又能作为赵军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后世,赫赫有名的长平侯卫青就是从这里出兵奇袭匈奴,一击击溃了匈奴右贤王所部,俘虏右贤王所部小王十余人,男女万余人,牲畜上百万头。

卫青也因此而被封为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更因此尽数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氏一门四候,真可谓光宗耀祖。

但此时此刻这里还并不是汉朝的土地,这座关隘的主人,仍旧是名震天下的赵国骑兵。

在高阙塞北方数里之外的草原上,一场小型的追逐战正在进行着。

几名匈奴人惊慌无比的在前面骑马逃窜着,一支人数大约而二十出头的赵军骑兵在其后展开扇形紧紧追击,双方在马上不停的弯弓搭箭朝着对方射去,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照理来说,匈奴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本该在这样的骑射战之中夺得优势,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赵军的骑兵却在这场对射的战斗中取得了上风。

事实上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双方的人数都是相等的,大约都在三十左右,可是到了现在胡骑只剩数人,赵军却至少还有二十人之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匈奴人突然发现,自己面前的赵国骑兵们,不但骑术更加精湛,而且射术也变得更准了!

只见双方在追逐的过程中,一名赵国的年轻军官突然弯弓搭箭。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名赵国军官的双脚赫然套在一对马镫之中,臀部更是被一个前后拱起的马鞍给牢牢托住,虽然胯下的马匹在极速的奔跑着,但是他的身体却丝毫不动,稳稳的将手中的长弓拉满。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瞬间离开弓弦,犹如流星追月般追上了一名匈奴骑兵,准确无误的没入了这匈奴骑兵的后心,让这名匈奴骑兵在一声绝望的惨叫后倒地身亡。

事实上也不止是这名赵军军官,几乎每一名赵军骑兵胯下的坐骑之中,都配备了马镫、马鞍乃至马掌等等一整套的马具。

也正是因为在这些马具的辅助下,原本应该是五五开的战斗,最终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又是几分钟过后,最后一名匈奴骑兵中箭落马,整场追击战至此终于告一段落。

赵军骑兵们一个个欢喜的跳下马,拿出兵器将死去的匈奴人枭首,然后高高兴兴的将首级挂在自己的马鞍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