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这名老者便是楼昌的生父,赵武灵王时代的赵国重臣,后来又因为赵武灵王的推荐而出任过秦国相邦一段时间的楼缓。

但楼缓担任秦相只不过几年之后就被罢相了,罢相的原因是因为赵武灵王认为楼缓身为赵人却在担任秦相时不为赵国谋利,由此派出使臣劝说秦王稷将楼缓罢相。

被罢相之后的楼缓心中十分记恨赵武灵王,恨屋及乌之下连整个赵国也恨上了。

于是这些年来楼缓并没有回归赵国而是留在了秦国,并且一直积极的为秦国奔走,专门干一些损害赵国的事情。

楼缓点了点头,看着楼昌坐下,随后开口向楼昌问道:“和谈之事,赵王丹可愿否?”

原来这和谈的建议并不是出自楼昌,而是出自楼昌的父亲,这位如今仍旧是秦臣的楼缓。

楼昌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儿已尽力说之,但大王不愿和于秦也。”

楼缓皱了皱眉头,苍老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不满意的神色。

要知道每一个国家都会有着派别的出现,秦国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现在秦相范睢大权在握,但是反对范睢的势力其实也不小。楼缓这一次就是作为秦国反范睢一派的代表秘密前来邯郸,想要促成秦赵和谈一事的。

只要秦赵和谈,那么范睢力主的这一次大战秦国就并不能够取得多少成果,这无疑是对范睢威望的一次不小打击,也是范睢的政敌们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可现在赵丹不愿和谈,楼缓的任务岂不是无法完成了?

楼缓狠狠的瞪了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几眼,有心想要责骂几句,但考虑到楼昌如今仍是赵国重臣,许多事情还要依靠楼昌去办,于是楼缓便按捺住了火气,问道:“既如此,则赵国有何动向?”

楼昌有些犹豫,显然并不是太情愿开口。

楼缓见状不由喝道:“逆子何其愚也!当今天下唯秦国方能一统,我楼氏何必死抱着那赵国不放?若皆如尔一般短视,则我楼氏覆灭在即矣,还不速速道来!”

楼昌纠结半晌,还是叹了一口气,将今天龙台会议之上赵国君臣们的计划和内容和盘托出,随后道:“父亲,以儿之见,长平一战,赵未必不能胜秦也。父亲一力损赵而益秦,若被大王察知,则我楼氏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