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颇有些意外的看了楼昌一眼,心道这家伙难道又要搞什么幺蛾子?但赵丹还是道:“大夫但言无妨。”
楼昌轻咳一声,摸了摸颌下的胡须,一双三角眼之中一道精光闪过:“大王,何不与秦国议和?”
“议和?”楼昌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虞信皱起眉头,第一个就跳出来反对:“楼大夫难道不知郑朱方从咸阳回归乎?秦人全无诚意,议和一事又从何谈起?”
对于虞信来说,议和是很难被接受的。毕竟虞信可是好不容易才说动了楚国出兵,自然希望赵楚联军能够大破秦军,如此一来虞信作为说服楚王的使者功劳自然也是大大的。可一旦议和的话,那虞信的功劳就要缩水了。
楼昌显然也是早有准备,听到虞信的话之后笑了一笑,道:“虞卿岂不知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前我赵国势弱难当秦军,故议和一事秦人不愿为之。如今我赵楚齐三国合纵,其势更强于秦国,强弱之势业已易位,若此时议和,想来那秦王稷与秦相范睢必能允之。此岂非虞卿曾言乎?”
楼昌这番话说出来,虞信张了张嘴巴,突然发现好像有点难以反驳了。
为什么说难以反驳呢?因为楼昌此时此刻的主张,正是虞信在郑朱出使秦国之前向赵丹进献的建议!
在数月之前,那时候的赵丹准备派郑朱出使秦国的时候,虞信就曾经激烈的反对过这个建议。
当时的虞信是这么说道:“大王且听臣之见,遣使携重宝以结好楚、魏,若楚、魏得王之重宝,必厚待我赵使。若赵使入楚、魏并得厚待,秦必疑我三国合纵攻秦,则秦人必惧之。如此,则议和乃可为也。”
虽然当时还没有被穿越的那个赵丹并没有采纳虞信的建议,而是派出了郑朱前往咸阳议和,并直接导致了随后赵国的被动局势。
但是就连虞信都没有想到,即便是那时的大王没有采纳建议,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事情竟然还是和自己之前所说的一样!
而且先前虞信所设想的只不过是透露出三国合纵的风声来迫使秦国谋和,可现在的情势是楚军都已经直接出兵攻入秦国的南阳郡了,局面比虞信当时所设想的还要好上几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迫使秦国议和已经不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事实。
毕竟如今的楚国大军可正像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面一样在秦国的南阳郡大闹天宫呢,而另外一边秦国可能的助力魏国和燕国的态度却相当暧昧,至少现在还没有公开对赵国开战,大局上秦国的情况是比赵国要更加被动的。
当打仗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甚至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议和止损就是一件对秦国来说无可奈何但是却不得不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