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正在交战的秦国,赵国想要借粮,只能从其他五国着手。
首先是和赵国同为三晋之一的韩国。
长平之战就是因为秦国想要夺取韩国上党郡而爆发的,韩国在秦国兵锋的逼迫之下甚至被迫做出了祸水东引,献上党于赵的举动,这是一个被秦国打怕了的国家,所以不管它有没有粮,那都是不可能、也不敢借的。
然后是三晋中的另外一个国家魏国。
魏国这个时候是赵国的盟友,又曾经被秦国夺取了大片土地,和赵国可以说是同仇敌忾。如果不是还没有穿越之前的那个赵丹愚蠢的派出使节去秦国求和的话,魏国恐怕早就出兵助赵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事的缘故,总之前阵子赵丹派人去借粮的时候,魏国国君一口拒绝了借粮的要求。
然后是赵国北边的燕国。
虽然说燕国的在任国君燕武成王是赵丹的妹夫,但是燕国却是秦国的铁杆盟友,而且在历史上燕国还趁着赵国长平大战失败之后趁机进攻过赵国,所以向燕国借粮那也是活在梦里。
接下来再说说此时赵国的另外一个盟友楚国。
历史上赵国长平之战失败之后就是楚国和魏国同时发兵来救,才有了邯郸之战的大败秦军,所以找楚国可能是有戏的。
只不过楚国问题在于——它是其他六国之中唯一一个和赵国不接壤的国家。
所以赵国所能够借粮的对象,当然就只有最后一个、也是唯一的那一个国家了。
赵丹咳嗽一声,开口道:“寡人欲遣使往齐国一行。”
“齐国?”诸大臣闻言面面相觑,最后是楼昌忍不住开口道:“启禀大王,那齐王建素来不喜我国,此事恐难为之。”
说是不喜,其实还是轻的。
齐赵之间其实还真不是齐王建的个人喜好问题,而是属于国家恩怨问题。
要知道近几十年来,赵国除了打败了林胡、楼烦,吞并了中山国之外,最主要的扩张方向就是东边的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