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s:相邦,就是战国之时对相国的称呼,相邦就是相国。

s2:虞信就是虞卿,因为虞信被封了上卿这个爵位,所以才叫虞卿,就好像同样被封做上卿的蔺相如也可以叫蔺卿。对了,廉颇其实也被封过上卿,所以廉颇也可以叫做廉卿。

第3章 争论

蔺相如话音刚落,赵胜赵豹以及楼昌纷纷面露不屑,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赵胜甚至用鼻孔狠狠的哼了一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赵丹稳坐王位,不急不忙的看着蔺相如,道:“不知蔺卿何出此言?”

蔺相如朝着赵丹一拱手,道:“以臣所见,今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此何能令我军获胜哉?故赵括不可为将。”

由于融合了记忆,所以赵丹很容易就明白了蔺相如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大王你因为赵括有一点虚名而让他去替换廉颇,这简直就是拿着透明胶去黏住琴弦,还弹个串串啊。赵括这货吧脑子非常死板,充其量也就是那种打打电脑ai的水准,要是上战场和王龁对刚绝对被虐啊,还是别让他去了。”

蔺相如话音一落,平原君赵胜就开口了:“上卿此言谬也,括乃马服君之子,将门之后,言兵事则天下莫能当。而今长平廉颇屡败于秦将王龁,不如换将赵括,必能获胜。”

赵胜的意思也很明显,人家赵括可是大名鼎鼎的马服君、当年赵国的第一名将赵奢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将门虎子,讨论起兵法来更是天下无敌。

现在你蔺相如的铁杆廉颇在长平被秦国的王龁打得好像孙子一样,所以你也别逼逼了,还是赶紧让你的小伙伴廉颇滚犊子,让这赵括上去试试吧。

仅仅两段话,赵国的公族和布衣两派之间围绕着换将一事的矛盾就昭然若揭。

在蔺相如和赵胜两大boss开口之后,赵豹、楼昌、虞信也纷纷发言,力挺自家的boss。

但是总的来说,公族派这边人数更多、声音更大而且也更占理,毕竟布衣派的廉颇在长平连战连败、损兵折将那是明摆着的事实,说起话来没底气啊。

一番争论之后,大家自觉的停了下来,等待着身为国君的赵丹最终一锤定音。

在公族派的心中,他们是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在几天前,身为国君的赵丹刚刚下令撤掉了都平君田单的相邦之位,而取代田单接任相邦的人正是公族派的领袖,赵丹的叔叔平原君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