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知道了,太子现在变得十分陌生,而且他和父亲闹的这么僵,估计也没脸找我,就算找我,我也会躲的远远的,至于李泰就更不用担心了,小时候我就没少欺负他,以他小心眼的性子,估计现在还恨我呢,更别说拉拢我了。”李晋可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几乎是一点就透,当下也是一笑道。
李晋虽然从小就没少闯祸,不过在人际交往上,李休却从来不担心他会吃亏,所以听到他的话也是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父子三人又聊了几句闲话,然后这才回去休息,李晋和平安郎长时间不见,而且明天又要分别,这一别恐怕要等上一两年才能再见面,所以两人干脆就一同回去,然后让人准备了酒菜边吃边聊,估计今天晚上是不打算睡了。
第二天上午,平安郎乘着马车去并州,李休担心他的安全,所以还派了一队侍卫护送,而他则率领着一家人相送,只是在分别的时候,衣娘和丽质却都十分的不舍,两人拉着平安郎的手不停的抹眼泪,平安郎也只能尽量的安抚劝说,最后李休也帮忙,好不容易才让她们这对准婆媳放手。
送走了儿子后,衣娘也是一连好多天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睡了一圈,丽质也一样,甚至还差点病了,这让李休也急忙找丽质谈话,告诉她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身体,否则万一她病了,平安郎只会更担心,最后估计丽质也慢慢的想通了,而且她还要照顾兕子,再加上这时在路上的平安郎也开始给她写信,这才让丽质慢慢的恢复了过来,安心在长安等平安郎回来。
李晋在家多呆了一天,不过除了上午给平安郎送行外,其它时间都和武明空腻在一起,虽然他们比平安郎和丽质还小一点,但是李休却并不担心,因为武明空这个精明过人的丫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丽质可有主见多了。
而就在平安郎离开长安没几天,李世民要到泰山封禅的事也终于在朝堂上公布上,结果这件事也立刻引起了百官们的热议,虽然有不少人反对,但更多的人还是支持李世民的决定的,毕竟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李世民都满足封禅的条件。
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支持,这也让李世民信心大增,之前他就悄悄的在准备去泰山封禅的事了,现在立刻就开始公开,结果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封禅事宜就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李世民也开始安排长安留守的事。
李承乾身为太子,自然被委任为监国坐镇长安,这个消息一出,也再一次的稳固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据说李泰那边也是气的不轻,不过就算他再怎么受宠,在名义上还是不如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所以遇到这种事也只能忍着。
等到封禅之事准备妥当之后,李世民也是急不可耐的准备离开长安,甚至还没有动身,他的心就已经飞到泰山那边了,不过也就在李世民率领着百官刚准备要动身时,却忽然被一件事拖住了行程。
第1234章 吐蕃犯边
吐蕃忽然起兵犯界,这个消息一出,也是立刻震惊了朝野,特别是对于正准备要去泰山封禅的李世民而言,更是当头一棒,反应过来后甚至气的差点把两仪殿给砸了。
本来之前李休提醒过李世民,让他小心边疆,不要被人趁机进犯大唐,当时李世民也听进去了,而且在他看来,最有可能出事的就是西域的西突厥,或者是西北的薛延陀,所以他也暗中命人加强这两个方向的防备,只要对方敢出兵,就会遭到大唐的迎头痛击。
但是让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出事的竟然是西南,说起来吐蕃也不是第一次和大唐起冲突了,以前因为请求和亲被拒绝的事,吐蕃曾经大举进攻大唐,结果被李世民派兵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从那之后,吐蕃就主动称臣纳贡。
不过吐蕃虽然向大唐臣服了,但两国间实质上的关系依然不怎么样,边境也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冲突,但是规模都不大,而且两国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矛盾,再加上吐蕃地处高原,大唐也上不去,所以在表面上两国倒是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关系。
估计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李世民才没有防备吐蕃,但却没想到正是一直没有什么大冲突的吐蕃,但却忽然起兵进犯大唐,不过吐蕃进犯大唐的原因倒是很有趣,并不是为了给李世民封禅添堵之类的,而是因为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