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以李世民竟然问自己对李靖的看法,李休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陛下何必为难臣?”
“这可不是朕为难你,其实在朕的心中,李靖比李道宗和李绩都更加的合适,因为他的才能的确比李道宗两人高上一筹,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不受朕的信任,店里朕把军队主力交给他来指挥,朕着实有些不放心!”李世民这时微笑着开口道。
当初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时,李靖就是个坚定的中立派,两边都不帮,谁赢了他就向谁效忠,这样做虽然稳妥,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后,李靖受到的宠信就比不上程咬金和尉迟恭这些人了,别说李靖了,连玄武门事变时,因为良心不安而没有尽力的秦琼,都受到了李世民的冷落,这并不是李世民小心眼,而是要表明他的一种态度,这样才对得起跟随他冒险一搏的人。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李休再次苦笑一声,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道:“陛下其实已经分析的很对了,虽然我与对方不和,但是对于那个人的兵法,还是十分佩服的,整个大唐除了陛下,恐怕也找不出另一个比他更厉害的将领了。”
李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考虑片刻接着又道:“至于陛下的顾虑,我却认为有些多余了,毕竟如此要攻打突厥,肯定会数路大军齐发,其中肯定需要分清主次,就算陛下让那个人担任统帅、节制诸军,但其它路的大军主要还是掌握在各自的将领手中,这些将领肯定都是陛下的心腹,所以只要对方不傻,肯定不会有什么其它的心思!”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我却没想到你竟然会支持李靖负责攻打突厥?”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就有些挪揄的道。
“突厥是我大唐的生死大敌,一日不灭,我大唐上下一日难安,因此只要能够消灭突厥,其它事情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李休这时一脸义正言辞的道,说到这里时,他脑子里又想到突厥南下时被残杀的普通百姓,以及不惜以身犯险的赵德言和那些飞奴们,相比之下,他和李靖的这点私人恩怨根本不算什么。
“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在大义面前,这些小节的确不算什么,有了你这些话,朕也总算做出决定,那就让李靖为主将,李道宗与李绩等人协助,只可惜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机,毕竟我们现在连军粮都拿不出来,希望今年能遇到个丰收年,等到秋收之后,就是出兵之时!”李世民这时拍着李休的肩膀道,说到最后时,他脸上也露出几分杀气,大唐与突厥之间的恩怨,也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聊到突厥的事,李世民和李休都显得十分兴奋,确定了李靖担任主将之后,两人又商量起攻打突厥的细节,李休对军事方面虽然不太懂,但却知道历史上李世民的灭突厥之战,而且他又熟悉火药、热气球等新式武器,这些东西都已经应用到战争之中,因此李休比别人更加有发言权。
远在千里之外的颉利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命运在这个上元节的最后一天做出了裁决!
第589章 备战
天气一天天的暖和起来,北方草原上的积雪也慢慢的融化了,商路也随之畅通,无数已经憋了一冬天的商队纷纷出发,带着各自的货物前往草原上做生意,毕竟他们都知道去年草原上遭了雪灾,死了无数的牲口,别的不说,光是这些牲口的皮毛就是一笔大财富,而且现在草原人什么都缺,因此他们可以用一小块茶砖就能换上不少上好的皮毛。
不过这些商人却很快发现,他们的货物在经过一些关口时,会被严格的检查,粮食、铁锭等物资是严禁被带入草原的,因为这些会增加草原人的军事实力,虽然以前也会查,但却不像现在查的这么严格,甚至连他们自己带的武器都要登记,等到从草原上回来时还会一一查看,少一把就是重罪。
也正是随着商路的再次畅通,大唐对草原上雪灾的情报也就知道的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有颉利有关,比如颉利曾经想趁着开春之后下南抢掠,但却又担心自己实力不足,再加上旁边又有薛延陀虎视眈眈,最后也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
不过这次颉利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人口的损失倒是在其次,关键是牛羊的死伤实在太重了,之前天气冷,冻死的牛羊依然可以食用,但现在天气热了,他们只能把解冻的牛羊皮扒下来,卖给商人减少一点损失,但是牛羊肉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