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页

甲骨卜辞上的“夏”字就是一只蝉的样子,而这个“夏”,是东方古老文明的发端。

很难说夏天是从何时开始潜入生活的。当烈日高照,第一声蝉鸣响彻大地的时候,谁都可以确定地说:夏天,是真的来了。

夏日开始盛大,始于一声蝉鸣。

总有一只蝉先声夺人地领唱,引来万句相和,一句三叠,高低分明,若金声玉振,不绝于耳。

这样的夏天,像一首绝句,蝉声阵阵,平平仄仄平平仄。

蝉与禅,这两个字形近,音似,意同。

蝉与禅,都有一个“单”字,而蝉的古体“蟬”上面的两个小口活像两只眼睛,再披上丝绸似的轻薄之翼,俨然就有形只影单孤独的禅修者身披袈裟之风了。

蝉,是一种昆虫。

禅,是一种修心的方法。

蝉不叫的时候,在那里静止不动。

禅,就像蝉不叫的时候一样,静。由外而内,从身体上的静到心灵上的静。最后就算身体动,心亦静。

蝉是禅者,蝉声即梵音。

蝉“垂緌饮清露”。荀子也曾说:“饮而不食者蝉也。”

蝉的饮食习惯的确与众不同。一说它饮的是叶上清露,一说它饮的是树之汁液,反正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主儿,这便有点修禅者高风亮节的意味了。

盛夏听蝉,声声蝉鸣就是无字禅意。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隐身止语,出世发声,恰如君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