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自己,应该还有生命中的最后一些时间。

刚才在上面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地火之势会有强弱变化,自己要不是在火势变强时被推举到上面,要不就会是在地火减弱时掉入深渊。除非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不然都是凶多吉少。

怎么办?老话儿说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就是说奇迹总是会分两步发生,一是要冷静下来,承认处于死地,做最坏的打算——一百来斤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哥,认命了。

然后才可能有第二步,才可能有契机和方法劫后余生,这步暂且放一放。

好吧,先承认和接受必死的结局。

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这种分法和现在的自己无关,不去想它。

死还有哪些不同?从容赴死,还是肉身没死前心神就被死亡的念头吓死了。

这个可以尝试控制下。

怎么控制?有什么先贤大德的语录和做法可以参考借鉴?从而能够死得好看些好受些体面些?

搜肠刮肚,还真让华澜庭想到一个案例。

庄子先生讲过一个孔子先生的故事: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