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页

……

文彦博进京不提,再说张方平,他经过了一夜的苦思冥想,终于咬了咬牙,拿定了主意,随后他让人放出消息,下午接受记者访问。

交代之后,他就直挺挺躺在床上,一觉睡到了午后,起来,洗漱,换衣服,一丝不苟,内里已经脏了,面子上一定要光鲜,张方平如是想到。

他出现在众多主笔面前,果然让大家眼前一亮,怎么遭到了如此重创,张方平反而更年轻,更有精神了?

这是什么鬼?

张方平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诸位,老夫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就在刚刚,天竺方面的3000精锐北上,和西域南下的兵马会师,又有十万叛军被消灭,天竺的叛乱已经瓦解冰消,不成气候……前些日子,老夫信口雌黄,惹了大笑话,只是老夫并不后悔,毕竟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的确危如累卵……所幸秦王殿下运筹帷幄,智计深远,秦王世子用兵如神,不辞劳苦,这才能挽救危局,居功厥伟……”

就在所有人一片愕然之中,张方平把王宁安爷俩夸上了天,不是老夫不行,而是秦王父子太能干了,太了不起了。

“老夫以为,大家应该信任秦王,支持秦王,服从秦王的指挥。诚如是,四方可定,盛世可期啊!”

一场谈话下来,张方平只有一个念头……原来不要脸也不难啊!

第1148章 吕惠卿告密

张方平一夕之间,尽毁前言,等于是自打嘴巴,败光了一世清名,他估计着不知道多少人想吐他口水呢!

已经做好了唾面自干准备的张方平,却没有遭到太多的骂声。相反,一种支持他的声音出现了,还蔓延很快……张相公至少知错能改,坦荡面对,这就是君子之风!

谁不犯错,秦王和张相公能尽释前嫌,简直是大宋版的将相和,值得大书特书,堪称千古佳话的典范。

张方平面对着报纸,枯坐到半夜,从最初的不敢置信,到大喜过望,再到渐渐醒悟……原来王宁安手下的人马已经发力了!

舆论这一块,一直是王宁安的短板。

不是他不在乎,而是顾不上……毕竟他最初要应付辽国和西夏,解决挨打的问题,随着发展加快,工业革命出现,贫富不均,王宁安又要解决下层百姓的挨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