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页

这些党项的贵胄,是真的悔恨!

自从李元昊的晚年,不断内斗,野利氏,卫慕氏,没藏氏,全都被清理了,就连嵬名浪遇也被抛弃,惨死在大宋的手里……西夏的大权只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可是当李谅祚英年早逝,突然驾崩,居然连一个能阻拦梁氏的人都没有,丢不丢人啊!

只怕坟里的李元昊知道了,都能气得爬出来,掐死这帮不肖子孙,无能的废物!

面对跪在脚下的一群人,梁氏笑得很得意。

不管怎么说,西夏的权力交替,在血腥中完成了。

梁氏兄妹,拥立幼帝继位,梁氏垂帘听政,梁乙甫继续担任国相,独揽大权,而罔萌讹也执掌兵权,炙手可热。

……

治平二年,注定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还没有出正月,西夏国主李谅祚就被大宋的火炮击伤,随后死去。

年仅五岁的李秉常继位,完全就是一个傀儡,梁家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李元昊起兵叛宋,斗了两代人,几十年,结果居然被一个汉奸窃据了西夏的大权,党项的贵胄,无不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对于大宋来说,却是一个少有的好消息。

800里加急,传到了京城之后,赵曙激动之下,跑到了先帝的陵前,兴奋地语无伦次,向赵祯讲述了这个好消息。恐怕连他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等到灭亡西夏的时机,莫非真是父皇在保佑自己吗?

赵曙回到宫中,立刻召集百官,商讨大计。

无论如何,也要借着天赐良机,一举荡平西夏,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值得了。皇帝的热情感染了所有人,大家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有人建议立刻增加兵马,调集所有兵力,立刻出兵,攻击兴庆府,拿下西夏。赵曙就询问司马光,朝廷的钱粮能否负担。

司马光含笑,“陛下,钱粮兵力都没有问题,只是臣觉得,此刻未必是最好的时机。”

“司马相公的意思是……担心西夏哀兵必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