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苏洵把事情和王方一说,老头子乐得山羊胡子来回乱颤。
他去六艺学堂看过,最深印象的就是实践课。
六艺学生,能进入平县衙门,能去市舶司,能去榷场,接触的都是最实用的东西。别看苏轼、吕惠卿这些人蟾宫折桂,风光无限。其实在平县等地,很多人并不羡慕他们。
朝廷当官,如履薄冰,限制太多。
比如一些算学天分很好的学生,进入商学院,毕业之后,或是从事海外贸易,或是进入银行体系,早在几年前,就有六艺学生年薪一万贯的价码。
如今更了不得,许多六艺学子甚至拥有了股份,几十万贯身价并不稀奇。
……
其实变法一类的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必须有社会基础。
王安石的变法失败就是和社会严重脱节。
而这一次则不同,以平县的工商业为代表,一大群新兴的工商集团,他们迫切需要改革土地,废除民间高利贷,让佃农变成自由劳动力……这一股强大的呼声,才是王宁安愿意和王安石联手,推动青苗法的根源!
如果没有基础,就随便变法,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王方目睹了六艺学生的辉煌,他当然有心效仿,奈何他没有王宁安的本事,眉州也没有平县的条件。老爷子提起来,都非常遗憾。
可是说起来老天都在帮着他,益州衙门的人竟然集体闹事,让王宁安都给开革了,一下子空出了几百个好位置!
你说王方能不激动吗!
简直就是心想事成,天助我也!
来的路上,王方算计过了,他的中岩书院有300多学生,嘉佑二年,通过会试有388人,殿试通过389人,多加了一个王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