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问了,商品经济繁荣了,财富更多了,效率更高了,辽国不就更强大了吗?
这是想当然了,历来的经济变革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多赚的钱,如何分配,哪怕在后世,都是无比艰难的问题,更何况是放在如今的辽国。王宁安上辈子就读到过许多因为经济变革而亡国的案例。
比如巴列维王朝,就创造了令人目眩的经济成就,改革效果非凡。
可是经济发展的利益被垄断了,老百姓的薪水涨不起来,另一面,因为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又快速攀升,造成实质收入减少,如此一来,自然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百姓集中到了宗教领袖的身边,发动了革命,把国王掀翻了……
这种例子在后世比比皆是,除非是足够庞大,又足够稳定的国家,搞经济改革,还有成功的希望,失败才是历史的常态!
辽国很庞大,按理说他们有希望成功,可是眼下辽国分成了两部分,夺嫡战火愈演愈烈,再加上不怀好意的大宋,还有王宁安这个小毒物,辽国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绝路,注定了失败的下场。
只是辽国的贵胄们丝毫感觉不到,他们正按照王宁安的剧本在兴奋演出,涅鲁古已经迫不及待征召工匠,到处圈占土地,富饶的燕云十六州,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已经被财富蒙蔽了双眼的辽国贵胄丝毫感觉不到危险,相反,随着王宁安离开幽州,向北进发,越来越多的辽国贵胄飞蛾扑火一般涌上来,想要从庞大的订单中间,捞到一点油水,王宁安的帐篷,每天都被各式各样的人堵满了。
第228章 培养买办
“萧大祐,咱们是老朋友了。”
王宁安一上来就给个拥抱,萧大祐老脸很长,他被贬官了,从枢密使贬到了参知政事,辽国的官普遍水分很大,王爷满天飞,有天下兵马大元帅,还有大元帅,都元帅……从掌兵的枢密使,变成了参知政事,萧大祐几乎是跌落云端,这就是辽国皇帝对他谈判不力的惩罚。
王宁安听说之后,满脸羞愧。
“萧兄是为了宋辽的和平,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我王宁安不能对不起朋友。这样吧,我决定每年从萧兄的手上采购十,呃不,是二十万张羊皮。”
萧大祐差点惊掉下巴,“王大人,你吃得下这么多吗?”
“哈哈哈,这才哪到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