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反对!”王宁安在班房里听老爹说完,毫不犹豫拒绝。
“宁安,包大人看重为父,怎么能不知好歹?再说,再……”
老爹吞吞吐吐,王宁安点破道:“是不是还想着二伯?想立点功劳,好减轻他的罪孽?”
王良璟没有反驳,只是叹道:“就算不为了他,还有你奶奶,太奶奶,能眼睁睁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老爹的为难,王宁安知道,可是他对王良珣只有厌恶,丝毫没有同情。
“爹,崔家是什么人?我可是听韩蛤蟆说过,崔钰明面上是商人,可暗地里他是猛虎会的大龙头,在街面上,有数以百计的闲汉打手,家里头还藏着亡命之徒,江洋大盗。和这样的人斗,咱们有几分的把握?”王宁安故意提高了声音,冲着外面朗声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包大人能在沧州几天?更何况他又是朝廷命官,谁也不敢动他。可是人家敢动咱们,我可不想天天提心吊胆。爹,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卖面条汤饼算了,别去蹚浑水,被别人利用了!”
王宁安在里面说着,外面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好一个狡诈的小子,他这是说给咱们听呢!”公孙策气呼呼道,包拯同样生气。他之前错怪了王宁安,心里有些愧疚,还想着提携一下这个聪明的后生,哪知道他竟然如此胆小怕事!
一推门,包拯黑着脸进来。
“是老父母。”王良璟急忙行礼,白氏也跟着飘飘万福。
包拯深深吸口气,眼睛盯着王宁安,“前些日子,老夫没记错的话,王二郎还对老夫说,尊刘贬曹,是一颗忠心,赤胆报国,怎么到了今日,就变得如此怯懦,判若两人?”
该死,又是道德指控!
王宁安最讨厌文人的就是这一点,他们总是拿一些似是而非干干瘪瘪的道德规范,去看待有血有肉的实际问题。包拯以直言敢谏闻名,身上自然也有清流之气,也就是遇上了宽厚文弱的赵宋皇帝,放到明朝,一顿廷杖打残了,要是到了鞭子朝,灭九族都是轻的,搞不好还要鞭尸呢!
“包大人,仅凭王良珣的供词,没法直接拿下崔家,贸然去搜查,只怕会无功而返。你就想给崔家设一个套,让家父充作采购粮食的人,引崔家拿出侵吞的库粮,来一个人赃俱获。”
包拯哼了一声,显然王宁安说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