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政治与军事

柱石 山那边的漆树 1740 字 2022-10-22

高宗赵构在这种政治的分寸和节奏的把握上,可以说也是一个骄骄者。能够跌倒的敌人的脚下,要么是大知大勇,要么是一个懦弱的无能者,赵构显然不是后者。但是皇族的教导和传承,赵氏家庭对武将的深深的忌讳,使他在分寸的把握上有些失之偏彼了。也可以说是自毁长城。但至少在这次的大势判断上,他还是一个合格的具有高智慧的领导者。

看到吴玠在仙人关战役的胜利,他也看到了未来荆襄区域战斗可以预期的胜利,至少在大势上是这样。自从年初岳飞提出要进行荆襄战役,他一直在考虑这个战争的走向和国家大势。下面各大臣也曾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是一直没有让赵构下决心的是去年来金军从故道进攻四川的战役结果一直不明朗,而且几个月的战斗,宋军一直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个意外的胜利象一支强心针扎在了赵构的心口。

众多的研究,不论是从历史上或是从现实的地理来看,襄阳一直是军事重地,它进可以向中原进军,退可以守两湖,守两湖必守襄阳是一个可以说在当时军事环境下颠簸不破的真理。

没了襄阳,就只有是长江天险了,但是对于当时通讯及部队快速布防极差的现实情况,这长江天险也并不太可怕,所以襄阳失守,意味前向对敌敞开了自家的大门。

绍兴三年,李横新败退守襄阳,朝中也有过很多的预案和准备,但是也许是初期宋军的进攻由于原投降刘齐的将士纷纷反正,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但这些胜利太过顺利了,从而低估了刘齐和金国的实力,高估了李横和这些二流军队的战力。

朝庭原先的布置没能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这也说明朝庭的命令对于各战区指挥官还没有形成足够的权威,各位大将军恃功而骄,这件事在金军与刘齐的反击中,在赵构心中留下了更深的阴影。但这时的赵构还没有办法,赵构还得利用他们帮自己守土保家国。

金军和刘齐的反击,李横他们败得太快了,以至于连支援的力量都没有出发,他们已败过了长江,从而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襄阳的被占,如梗在喉,对于在江南的大宋来说,那是一个死穴。朝庭不得不抽调当时最为精锐的岳家军结束清剿任务防守鄂州、汉阳、岳阳、江州(九江)一线。而池州、铜陵、芜湖一线由当时军力最大的刘光世负责。

去年十二月朝庭将李横、翟琮、董宪、李道、牛皋等残兵败将八千多人,湖北路安抚使司颜孝恭、崔邦弼两军,划到了岳飞的手下,将原王折、彦质的手下吴全、吴锡及手下三千人归岳飞节制,岳飞的兵力一下子达到了四万多人人。但是岳飞的马军,由张宪带领的背嵬军仍不足五千人。这次的调整也是赵构对岳飞指挥作战能力的充分肯定。

从上年的九月份,岳飞池因为累积军功原为“遥郡”的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落阶官,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制置使,使岳飞正式成为高级指挥官,成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他提拔了老部下有统制官傅选(屯江州),李山(知蕲州)为本司统制。神武副军统制江西制置使岳飞所部,改称为神武后军,由岳飞节制,岳飞就此脱离张俊的编制独立成军。

绍兴三年(1133年)秋,赵构结束了江南对义军的清剿,对全国的军队 进行了全面的整编和部署的调整。任命江东宣抚使刘光世为江东淮西宣抚使,置司池州;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为建康镇江府淮南东路宣抚使,置司镇江府;神武前军统制荆南府潭鼎澧岳鄂等州制置使王燮,为荆南府岳鄂潭鼎澧黄州汉阳军制置使,置司鄂州;神武后军都统制江西制置使岳飞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置司江州。而此时镇西军节度使川陕招抚置制使吴玠,这时正在与金兀术作战。

从这个布置看,从南京的韩世忠、池州的刘光世、江州的岳飞、鄂州(现武昌)的王燮,沿着长江一线布置,这其中南宋的中兴四将中有三位都排到了前线,可见这是一副进可以攻,守可以防的姿态。其实这个态势更多的是由于李横丢了襄阳六州后,南宋面临严峻的防守漏洞不得于做出的军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