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页

见百姓还是心有余悸,杜如晦继续说道:“尔等可记得当年张角的黄巾叛乱?”

一三十多岁的青壮说道:“自然记得,当年我也被裹挟其中,算的黄巾一员。后来青州安定,我这才从新为民,当年张角叛乱,短时间便席卷大汉一半以上的州郡,声势浩大,古今未有之!”

杜如晦笑道:“你只说对了一半,黄巾虽然声势浩大,但朝廷也很多做出了应对,先帝以卢公,也就是当今太尉卢植,黄埔嵩,朱隽等三人为将,率领兵马击败黄巾,黄巾主力很快便平定下来。”

“黄巾主力虽定,但其余孽还是存在了十数年之久,就像如今的青州,还有黄巾复起啊。”又一人提出了质疑。

杜如晦高声道:“那是因为先帝病逝,董卓入京,朝廷无力攻打黄巾。但陛下继位,派出大将镇守青州,不是很快便平息了叛乱吗?我想说的是,黄巾并不可怕,当年他们席卷大汉一半以上的州郡,太尉卢植大人,只率领洛阳五校,兵马不过万人,但还是击败了数十万的黄巾主力兵马。咱们只要敢出动出击,城外兵马也不过几千,只要率领精锐趁夜突袭黄巾营寨,黄巾必败,然后携着大胜之势,对付其他黄巾兵马,要不了多久,便能平息黄巾叛乱。”

一众青壮闻言,皆有从意。

杜如晦又道:“突袭兵马不在多,在悍不畏死,只需五百人马即可。因此本官虽有兵马,但还是要在尔等之中挑选勇士,为求一击必胜!”

众人闻言,心知杜如晦是要挑选死士,进行突袭。

杜如晦之所以挑选死士,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今日守城,见到黄巾之中有一猛士。他若贸然率兵突袭,被那猛士所阻拦,黄巾在乘势杀来,必定兵败。

所以杜如晦才召集城内所有青壮,陈列黄巾罪状,又指出黄巾弱点。如此一来,自告奋勇的皆是不惧生死之辈,或许还能找到猛士,能够与黄巾之中那猛士对抗。由这些死士他们率兵袭击,杜如晦在屯兵城下,若是突袭成功,在一起杀出。

什么人最可怕,自然是不怕死的。他们有时候死士爆发的战斗力,比之百战精锐还要可怕。因此杜如晦这才挑选死士,若是不敌黄巾,损失的人也不多。

杜如晦身为李世民的幕府之宾,助李世民杀兄弑弟,夺取皇位,可不是仁义之辈。他算计的非常深远。

良久,青壮百姓之中都没有任何声音,哪怕是城内的府兵,也不过百十人有意从之。

若是杜如晦直接下令他们出兵,他们自然不敢违背,但如今杜如晦将话挑明,是挑选死士。死士为何?就是抛弃性命,在战场之上不顾一切的冲锋,不能后退。况且以少击多,在他们看来是送死之局,因此这些府兵也畏惧了。

见无人应声,杜如晦不由得有些失望:“难道我齐鲁大地,便没有几个真英雄,真豪杰了吗?既然如此,那本官亲自带头,不知有谁愿意从之?”

“谁说齐鲁没有豪杰,郡守大人不必亲自出兵,只需交付我五十精锐,我便可破黄巾。”一壮汉站了出来,高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