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页

莱茵河周围是传统上德国的中心,不论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德国西部的鲁尔区都是德国战车前进的源泉,十一国联合调查团也全部云集于此。

“十六台挖掘机,一百三十辆卡车,还有八百人,就是我们目前能动用的最大力量,一定要尽快行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我相信挖掘难度应该不大,考虑到路基建设和掩盖,也不会被埋藏的太深。国内已经传来了确切的地点,一旦动工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我们,哪怕是脑袋被抢顶住!”鲍里斯拿着地图沉下声来道,“我最后一次强调纪律,克格勃可以死,不能失败。”

一九八八年,鲍里斯这支调查团在夜晚来临之际,从这家已经被收购的化学公司出发,直奔布瑞曾海姆大营的遗址而去,巨大的探照灯被支上,四十年来一直被当做荒地的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灯火通明,八百名联合调查团的成员像是一只规模庞大的考古队,在深夜中对无人问津的荒地开始挖掘,布瑞曾海姆大营在沉寂了四十多年后,终于迎来了一批同样是军人的造访者。

“我们并不是过来伸张正义,这件事对苏联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快,卢比杨卡提供的地图绝对不会错!”鲍里斯啃着随身携带的面包,喝了一口水催促道,“平均二十五分钟一趟来回,十六台挖掘机不断工作,一定要能在一晚上就能找到尸骨,哪怕只有一具。”

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死在莱茵大营的德国战俘尸体被集中处理过。整个莱茵大营附近也有这种焚尸炉,这说明德国死亡的战俘,就在地下沉眠,直到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德国警察局接到了消息,立刻派出了一些警察过来询问,被联合调查团当中民主德国的成员以调查化学武器的名义搪塞回去。紧接着,北约调查团也知道了联合调查团在挖掘一片荒地的消息,过来了解询问。

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的事情,让一些底层的军官不明所以,一时间也想不起来莱茵大营的存在,只能把苏联人奇怪的举动上报。

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充斥着汽车引擎和挖掘机的工作噪音,终于一个联合调查团的成员心急火燎的冲到鲍里斯休息的一辆维修的卡车中喊道,“鲍里斯同志,发现七十多具尸骨,从一些尸骨身上的衣服来判断,这些尸骨穿着二战时期第三帝国的国防军军服。”

鲍里斯一下子跳起来喊道,“继续挖掘,在美国人赶来之前挖出来越多越好,剩下的事情交给国内!”尘封四十多年的莱茵大营终于重见天日了。

“那里是布瑞曾海姆大营遗址,阻止苏联人!”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驻德美军司令部响起。

第1004章 人心浮动

晚了!布瑞曾海姆大营周围,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的德国人已经把联合调查团的挖掘地点团团包围,一具又一具尸骨被抬出来。这些长眠于地下四十多年的战俘枣已经变成一具具白骨,但是身上的德国国防军、党卫军军服仍然可以依稀证明这些人的身份。

布瑞曾海姆大营的挖掘地灰尘漫天,重型机械的噪音刺痛着人们的耳膜,但是这些因素都没有让德国人避退,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我们的渠道散布消息,假宣传部应该行动起来了。历史的真相应该由我们揭开了!”可惜的是,大特务头子说话的时候一点也不严肃,相反空气中带着奚落。四十多年前的德国和苏联是什么关系?他一个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会同情?你见过一个中国人对日本侵华士兵同情的么?哦,也有,这么大一个民族,出几个败类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已经让他们去办了!”同样对这件事很关心的切布里科夫大将直接回答道,总书记的儿子长时间在自己身边学习,所以这次挖掘除了谢洛夫本人之外,就他这个负责克格勃日常运转的第一副主席最关心了。

“谣言这个东西,散布的越夸张越好。当初内务部杀了七十万反革命分子,美国人都敢说我们杀了两千万人,我们就说里面有一百万德国战俘尸骨一点都不过分。”听着谢洛夫的吩咐,已经走到门口的切布里科夫停顿了一下,点点头。